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826章 進退兩難(2/3)

作者:零點浪漫字數:8600更新時間:2019-06-30 03:09:08

    雖然阿濟格本人沒有親自回來,但皇太極能從送回的報告中感受到阿濟格的無奈。如果皇太極下令要求阿濟格的部隊強行攻打目標,那當然阿濟格也會照辦,但如果交戰中死傷慘重,那之後再派其他部隊前往該地區作戰,勢必也會受到先前戰績的影響。

    而且海漢先前隻派了艦隊出戰,陸軍部隊隻在九連城短暫現身,皇太極不認為對方的兵力就隻有鴨綠江畔那一點部隊,而且這處據點據麵積頗大,還動用了大量人力來施工,駐守當地的陸軍部隊肯定兵力不會少。阿濟格隻帶了五千兵馬前往那處所在,如果真要發動強攻,這些人馬估計得全折損在當地。

    皇太極雖然不是什麽心軟的人,但也不願讓自己的部隊白白去送死,所以立刻下令強攻這個念頭隻在他心中一閃而過便被放棄了。

    既然當下沒有什麽能夠立竿見影的辦法,皇太極便隻能采取比較穩妥的處理手段,繼續向上下遊派出更多的偵騎,尋找合適的渡江地點。這所謂的合適已經不是指地理環境便於渡江了,而是要找到海漢艦隊在江麵上的監控盲點。但這種可能性的確不大,皇太極知道對手有很多辦法來排除這些盲點,比如讓熟悉大同江水文狀況的朝鮮人來製定需要重點監控的江段,而一些渡江難度極大的地點,隻要在對岸派駐少量部隊守住江岸就夠了。

    以目前的情況,就算清軍能一次性送一兩千人過江也意義不大,朝鮮軍隊肯定已經在對岸完成了布防,就算清軍不太將其戰鬥力放在眼中,但如果要對付渡江的清軍股部隊,那朝鮮軍隊還是能有一戰之力。

    “清軍這就退了?”在防線後方大約百丈的一處剛剛搭建好的了望塔上,親眼見證了交戰全過程的金尚憲仍然不太敢相信,不可一世的清軍僅僅發動了一次進攻,碰了釘子之後就果斷鳴金收兵了。

    “不退能怎麽辦?他們雖然是尚未真正開化的蠻人,但並不是笨蛋,知道以他們的能力沒法攻擊這條防線,隻能遠遠地看看熱鬧。”錢敦一臉平靜地放下望遠鏡,對金尚憲解釋道:“他們發動的衝鋒就是要試探這道防線的防禦強度,現在已經試出來了,他們就收手了。”

    金尚憲對清軍這種欺軟怕硬的表現略略有些失望,不過當下還是很熟練地對海漢獨立團的穩定輸出吹噓了一番。剛才兩軍的交戰他看得很清楚,清軍根本就沒能給陣地上的海漢部隊製造出實際的麻煩,連外圍的濠溝都沒趟過就已經被擊退了。

    清軍退去之後,海漢陣中才不慌不忙地派出了一個連的步兵加上數百民夫出去打掃戰場。一些失去了主饒戰馬駐足在戰場上沒有隨清軍一起退走,自然也就成了海漢的戰利品,而遺落在戰場上的武器、旌旗、個人財物,也全部被一一揀起裝車運回基地裏。

    至於那些失去了行動能力的清軍傷兵,若是還表現出抵抗的意圖的,海漢士兵們都是站得遠遠地放槍將其擊保而放棄抵抗的,則是讓民夫抬到大車上,先運回基地看看能不能審出一點有用的信息。

    金尚憲已經沒有興趣再把打掃戰場看完,不過這高達六丈的了望塔上來不易,下去的時候更是會讓人腿軟。金尚憲磨蹭了半晌還是不敢放開手腳下去,錢敦隻能讓人在他腰間綁了繩索,另一頭固定在了望塔頂的欄杆上,然後再安排一個人在下麵托著金尚憲瑟瑟發抖的腿,慢慢將他放下去。

    像這樣用來監控敵軍動向的了望塔,在基地裏還有好幾座。這種木製高塔搭建起來並不複雜,不過堅固程度就不是太理想了,隻能算是可以臨時使用的設施,真要起大風的時候也不敢往上麵派人。金尚憲是自己申請要上去觀戰,不得已之下,錢敦才親自出麵作陪,沒想到朝鮮人上去就下不來了,還得用這麽丟饒辦法溜下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