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827章 接連受挫(2/3)

作者:零點浪漫字數:8506更新時間:2019-06-30 03:09:09

    不久之後綾羅島上也生出一場大火,清剿該地的海漢陸戰隊使用了同樣的方式來對付島上的清軍,一把火將島上的樹林連同裏邊藏身的數百清軍燒了個幹幹淨淨。

    而位於下遊的頭老島則稍稍費事一些,這個島的麵積大約有三個羊角島那麽大,為此王湯姆將剩下的陸戰隊全部派遣過去,而且還讓西芒調了三百名葡萄牙火槍兵登島助戰。以求能在最短時間內完成對島上的清理。

    雖然頭老島上的清軍也嚐試林抗,但在密集的步槍火力打擊之下並沒有起到什麽效果。清軍所裝備的盾牌和盔甲都隻能對最老式的火繩槍有一定的防禦作用,但陸戰隊所使用的步槍就在其防禦能力之外了,在兵力相近的情況下結陣對戰幾乎毫無勝算,幾輪齊射下來就已經死得七七八八了。

    聯軍花了大半的時間將平壤附近江麵上的三個較大的島嶼清理幹淨,在這個過程中清軍未能采取任何有效的救援措施,甚至都沒法對登島作戰的海漢軍進行幹擾。而幾處島嶼上相繼燃起的大火,隻要是眼沒瞎的人都能在數裏之外看到,這對於清軍的士氣也造成了不的打擊。

    皇太極當然不懂什麽叫做“不對稱作戰”,但他知道己方在水麵作戰的劣勢被對手利用得淋漓盡致,如果接下來依然找不到一個能夠重新平衡雙方戰力的辦法,那麽這次南伐朝鮮的戰爭很可能真就得在這大同江畔宣告結束了。

    對於這樣的結局,皇太極自然不會滿意,當初在沈陽誓師出發的時候,他可是向群臣宣布要一戰定朝鮮,讓這個國家從此依附於大清國,不再聽命於明國的指揮。但他確實也沒想到朝鮮改換門庭的速度竟然比自己預計的更快,隻是這請來的雇傭軍實力也太強了一些,讓清軍在朝鮮境內處處受製,白白增添了許多的物資消耗和人員傷亡。

    如果就這麽灰溜溜地撤回國去,皇太極當然是不樂意的,就算他不什麽,文武大臣們也不會甘心就此收手。要知道這次的戰事打到現在,清軍其實連本錢都還沒能收回來,八旗旗主和國內的權貴又豈肯自己投入到這場戰事的諸多資源打了水漂。

    清國高層在出征之前的算盤是打得極好的,力爭在三個月之內結束戰事,不但可以擄回一大票朝鮮人口充實治下地區的勞動力,完了還得向朝鮮王室索要大筆戰爭賠償,怎麽想都是能夠大賺一筆的買賣。但現實狀況是越往南推進阻力越大,大部分的時間都耗在了被海漢聯軍把控的水脈流域,而國內的近海地區頻繁遭受海漢襲擊,被其擄走的人口幾乎等同於這次從朝鮮搶回的數目了。

    清軍這次出征號稱十萬大軍,雖然這個數目是加上了幾萬民夫之後還略帶誇大的結果,但這麽多人每的消耗可是實打實地需要足夠的物資供應才行,光是每一連人帶馬吃掉的口糧,就是一個相當大的數目了。如今從清國境內到大同江畔的補給線已經長達數百裏,其間還要跨越幾條河流,提防途中由朝鮮地方武裝所發動的偷襲,運輸壓力之大足以讓軍需官們時刻處在精神崩潰的邊緣。

    戰事每拖延一,就意味著這一要白白浪費數萬饒生存物資,而清軍從安州開始便已經無法再就近從本地獲得大量補給了,出征時所帶的物資也早就已經消耗完了,隻能依賴從國內運至前線的後勤補給,這並不是一個能夠長期維持下去的手段。如果這場戰事再拖個把月而沒有大的改觀,那就算能與海漢有一戰之力,皇太極也得因為補給問題而選擇主動退兵了。

    頗為諷刺的是,這大同江裏魚類資源頗為豐富,但清軍由於缺少船舶,甚至都沒法從江中打漁來補給食物。皇太極不得不派出了一部分兵馬,到平壤北邊的山地去獵殺野生動物來減輕後勤部門的壓力。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