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830章 迎頭痛擊(2/3)

作者:零點浪漫字數:8604更新時間:2019-06-30 03:09:09

    “老錢,你發現沒有,清軍每過一段時間,他們的戰術就會有一些調整……或者進化可能更準確一點,我們想要依靠傳統的戰術對付他們,難度是越來越大了!”王湯姆用望遠鏡確認了清軍在遠處的動向之後,對錢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錢敦道:“這也是必然趨勢吧!清軍的指揮官並不笨,會從失利中吸取教訓來改進戰術。但他們終究還是會受限於社會生產力和軍工技術,沒法琢磨出更先進的戰術。”

    這個問題並不是清軍會遇到,其實同時代的競爭者都有這方麵的困擾,雖然竭力想要效仿海漢的先進戰術,但很快就會發現有些東西光靠模仿是行不通的。海漢軍的戰術大多是與部隊列裝的武器裝備相輔相成,外軍效仿的難度極大,比如主要以弓箭為單兵遠距離殺傷武器的清軍,就必須要將大量弓箭手集結在一起齊射才能發揮出最大的作用,無法像海漢步兵那樣單兵藏身於塹壕中也能完全發揮戰鬥力。

    而真正能夠學到一部分海漢戰術精髓的外軍,便也隻有福建明軍和安南軍這種大量列裝了海漢武器的特殊存在,並且軍中高級指揮官都接受過海漢提供的軍事培訓,甚至是常年隨同海漢在海外執行各種作戰任務。但能有這種條件的外軍畢竟少之又少,像清軍這樣隻能從不斷的戰敗中吸取教訓改進戰術的做法,雖然有一定的效果,但也依然難以填補兩軍實力上的巨大差距。

    清軍在過去與明軍、海漢軍的交手中意識到火炮火槍的厲害之處,近幾年也是下了大力氣加緊製造這些殺傷力比冷兵器更大的先進武器,但兵工技術方麵的研究進展十分緩慢,就連超過大明現有的水平也做不到,更勿論趕上海漢了。

    不過清軍陣中所裝備的火炮數目比起前些年的確是有了明顯的增長,在對外作戰時也越來越多地開始使用火炮作為遠程攻擊手段,並且嚐到了不少甜頭。雖然在九連城與海漢交手的時候沒占得便宜,但清軍將領們認為使用火炮或許是唯一能與海漢在正麵戰場上交戰且不會明顯落於下風的手段了。所以在攻打大同江基地的作戰中,清軍果斷將軍中的火炮悉數都搬出來,打算要以此在海漢陣地上轟出一條路來。

    想法是美好的,但現實卻是很殘酷的,清軍想要保障自家火炮和炮兵的安全,就不敢太過於壓上,隻能將炮部署在射程上限的距離上,這樣海漢的火炮雖然在性能上占優,但隔得遠了自然準頭和威力也會相應下降,可以減自家火炮部隊的戰鬥損失。隻是這樣一來,清軍火炮的威力同樣大受影響,打出去的炮彈力竭落地的時候,往往距離海漢陣地的駐兵區還有一段,難以造成有效的殺傷。

    而海漢的火炮雖然在遠距離上的精準度和殺傷力也都有嚴重下降,但那也是十中其四五變成十中其一,反而更加呈現出清軍單方麵挨打的局麵。

    清軍將領很快意識到這一點,便下令集火海漢陣地正麵最為平坦的一塊區域。既然沒法戰壕和炮台裏的海漢軍造成有效殺傷,那就幹脆以炮擊來破除掉陣地外圍的鐵網拒馬等防禦工事,然後再讓騎兵發動衝鋒。海漢陣地沒有成型的城牆,一段段並不連續的低矮護牆肯定是擋不住騎兵的突擊,隻要能夠打開缺口讓騎兵衝進去,或許就能讓海漢這道防線崩潰了。

    清軍的這種戰術很簡單,但也的確卓有成效。雖然不斷有火炮被海漢陣地上射過來的炮彈所摧毀,但這些火炮射的炮彈也的確是在海漢陣地外圍犁出了一片開闊地,將陣地外的各種防禦工事打得七零八落,其間出現了一條寬約三四丈的通道。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