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831章 血肉磨盤(2/3)

作者:零點浪漫字數:8676更新時間:2019-06-30 03:09:10

    衝入這片狹窄區域的清軍很快就變成霖上的屍體,層層疊疊的屍體和傷兵又變成了阻擋後來者的路障,騎兵更是徹底喪失了在這片區域發動衝鋒的可能,隻能到陣前下馬,抽出馬刀或短矛,頂多再加一麵直徑不超過兩尺的圓盾,就硬著頭皮往前方的屍山血海裏徒步衝鋒。

    而擋在這個防線豁口上的那幾排拒馬槍,因為掛滿了衝鋒撞死在上麵的戰馬和騎兵,這個時候已經沒法再組織人手去拆除底盤將其移開,後麵湧入的清軍因為視線受其遮擋,往往看不到前麵的狀況,等愣頭愣腦地繞過拒馬槍衝進去了,才發現腳底下深一腳淺一腳踩著的全是同伴的屍體和黏糊糊的血泊。

    但這個時候根本就沒法再回頭,拒馬槍那裏便杵著隻聽命於皇太極的督戰隊,凡是調頭回撤的一律視作畏戰,當場便會處死。他們隻能將腦袋盡可能低下或是埋在盾牌後麵,一邊祈禱一邊往前衝鋒,然後在幾步之後便中槍倒地,被後麵的人踩在腳下。

    幾百支步槍從三個方向對著僅僅幾丈寬的狹窄通道裏密密麻麻的清軍射擊,幾乎閉著眼都能射中人。而為了能夠保證火力不中斷,實際上每個戰鬥位置都是由三名步兵在進行輪換,保證一直都有三百支左右的步槍在對清軍開火,幾處炮位的口徑野戰炮也是保持著一定的間隙輪流開炮,再加上遠處補槍的狙擊兵們,實際投入作戰的海漢軍也達到了千人之眾。

    間或海漢陣地中還有擲彈兵扔出手雷,投到亡命衝鋒的清軍步兵陣中引爆,其殺傷效果甚至與口徑炮的攻擊相差無幾。

    清軍第二批投入的兩個千人騎兵隊和三千步兵,雖然也在嚐試將這個攻擊麵進一步加寬,但收效甚微。海漢軍在這裏部署的鐵網拒馬陣並非鴨綠江畔使用的那種快布快收的簡易搭配,而是將方圓數丈內的多個鐵拒馬通過密密麻麻鐵絲網縱橫連接在一起的半永久式工事,這些沉重的鐵拒馬又各自用粗大的地釘固定在地麵上,想要將其拆除或扳動都頗為不易,稍一耽擱便會引來海漢陣地上的火槍射擊。

    當然清軍也不是隻挨打不還手,被堵在濠溝以北的清軍便紛紛彎弓搭箭向海漢陣地內實施拋射,但這種攻擊手段對於提前就部署了防禦措施的海漢軍來影響有限,倒是從後方向火線運送彈藥的民夫隊伍中有不少人中箭受傷。

    海漢軍雖然提前為火線上的塹壕作戰位置搭建了預防弓箭攻擊的頂棚,但對於後勤補給的掩護就無法做到同等程度了。不過好在清軍的攻擊麵比較狹窄,而火線的塹壕都是互相連通的,錢敦很快就下令調整了補給彈藥的路線,讓民夫從左右兩路較遠的地方進入塹壕,再借助塹壕的掩護運往中路的交戰地點,以避開清軍對基地內的遠程攻擊。

    清軍的攻勢持續了約莫一個時之後,第二批投入戰場的步兵也已經消耗過半,那處豁口就如同吞噬性命的怪獸一般,隻見活人進去,卻一直不見海漢的防線被突破。

    而海漢守軍的傷亡雖然不大,但武器彈藥的消耗也是快得驚人,僅出現各種故障的步槍就已經多達七十幾支,子彈更是已經消耗了上萬發之多。好在錢敦早就預估到了這樣的狀況,提前在基地武器庫中準備了五百支新式七發步槍和大量彈藥,及時對火線進行了補充。

    眼見這處交戰區並未能像預計的那樣快速形成突破口,不甘心的清軍將剩下的火炮調集到兩翼,試圖要以同樣的方式再開辟兩處新戰場,以便能將更多的兵力投放到距離海漢陣地更近的地方。

    但這次同樣的套路卻沒有起到同等的效果,海漢陣地上的炮火反擊明顯要比先前來得更為猛烈,不時有清軍火炮被對麵飛來的炮彈給掀翻。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