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832章 進退維穀(2/3)

作者:零點浪漫字數:8676更新時間:2019-06-30 03:09:10

    正如錢敦所判斷的那樣,皇太極如今最為頭疼的不是這一戰中的傷亡數字,而是現存的火炮部隊是否還能支撐到戰鬥結束,或者是否值得把剩下的這部分火炮部隊也押上,跟海漢人拚到底,搏一個突破防線的可能。

    對於目前的戰局,清軍將領們自然是不甘心的,如果不是海漢人出兵幹擾,或許大軍已經順利推進到漢江一線,可以準備為這次的戰爭劃上圓滿句號了。但如今才推進到計劃的一半行程,別漢城漢江這種目標,甚至就連大同江對岸都顯得遙不可及。

    要在強大的海漢艦隊眼皮子底下渡過大同江,對於連船都沒有的清軍來實在不太現實,他們已經嚐試了各種辦法,但很顯然這些辦法都並不可行,在海漢人麵前也有班門弄斧之嫌。

    但現在看來清軍不但水戰不是海漢對手,陸戰也是相當吃力,在大同江畔的交鋒可謂慘烈,清軍此役的傷亡數字甚至已經超過了過去一年對外戰爭的總和。然而結果卻仍是未能看到突破海漢防線的希望,甚至連給對手造成了多少傷亡都難以判斷。

    打完這場仗,皇太極其實現在已經醒悟了幾分,海漢在大同江畔擺下這個陣,目的可能不僅僅隻是要阻止清軍渡江南下,更有借著這個戰場消耗清軍有生力量的意圖在其鄭理智告訴他現在就應該果斷撤軍以避免更大的損失,但“不甘心”這個念頭也在不斷地消磨掉他的理智,讓他難以用沉穩的心態去作出一個對己方最有利的決斷。

    而其他將領的心態也與皇太極大同異,他們這次調集大軍出征朝鮮就是抱著勢在必得的態度而來,甚至一開始都並沒有將海漢的介入視作真正的麻煩。但如果現在回過頭再看這幾個月的戰事過程,海漢當初在鴨綠江的先硬後軟應該也是故意為之。

    試想當時如果海漢就以鴨綠江為防線構築陣地,清軍想要在當地完成渡江也並非易事,甚至有可能會讓出征朝鮮的作戰計劃直接胎死腹鄭但海漢卻在一個奇妙的時機選擇了主動退出鴨綠江,將入朝的通道毫無保留地奉送給清軍。當時看似乎揀了個大便宜,大軍不用死戰便順利渡江進入朝鮮,可現在回頭再看,這分明就是海漢有意引清軍入朝的舉動。

    清軍入朝之後,海漢會借此提出多少條件,又從朝鮮拿到多少好處,這大概是必然會發生的狀況。光是這大同江畔的軍事基地,就不知道要耗費朝鮮國多少資源才能在如此之短的時間內建起來。而海漢人在這裏基本上也算是享有主場之利了,以逸待勞應戰長途跋涉而來的清軍,自然更占優勢。

    清軍勞師動眾發動戰爭,到目前連本都還沒撈回來,而朝鮮連失數城,又要養著海漢軍這個吞金獸,想必日子也難過得很。這麽一想,海漢似乎才是清軍發動這場戰爭的最大贏家,不但在朝鮮狠撈了一大筆,還趁火打劫去遼東擄走了大量人口,兩頭吃好處。

    想明白其中緣由之後,清軍將領們的怒氣更是難以平複了,憑什麽我們打生打死,卻讓海漢人占了大便宜,如果就此灰溜溜地退兵,那這趟差事豈不是白跑一趟,消耗錢糧無數,傷亡數千人,到頭來甚至都沒能對朝鮮起到應有的震懾作用,誰能甘心咽下這口窩囊氣?

    阿濟格向皇太極提出了一個建議,放棄繼續攻打這處海漢據點,向北且戰且退,但退兵不收兵,將朝鮮北方的土地先據為己有,這樣也算是沒有白來這一趟。

    “但你知道這樣做需要留多少兵馬在朝鮮駐守嗎?”皇太極聽完之後麵無表情地反問道。

    “兩到三萬足矣。”阿濟格繼續分析道:“海漢人步軍戰力雖強,但卻不太敢深入內陸作戰,一直不想在朝鮮境內跟我們打運動戰,所以才會選擇了各種江河水脈附近擺開戰場。而我們可以反其道而行之,放棄沿海區域,攻占內陸城鎮。海漢人兵力有限,多半不敢跟進,到時候我們再慢慢尋找渡江進攻漢城的機會。”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