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840章 戰後清算(2/3)

作者:零點浪漫字數:8594更新時間:2019-06-30 03:09:12

    錢敦道:“現在戰事已經告一段落,我想請金大人安排一下,就戰後的軍費清算、大同江基地的長期安排,以及今後的軍事合作計劃,與貴國國王進行一次麵談。”

    金尚憲連忙應道:“此事還需本官回漢城之後請示陛下,可能需要錢將軍等待數日,一有消息,便會盡快通知將軍。”

    錢敦搖搖頭道:“這事不能等太久,三亞需要盡快確認這些相關信息,以便對參戰部隊的部署作出安排。另外聯軍的幾位將軍,也想與貴國國王就開展外交關係的事宜進行會談。金大人,這是戰前就好的條件,相信你應該還沒忘記。”

    金尚憲哪裏會忘了這事,當時就是他代表朝鮮出麵與聯軍達成了合作協議,隻是如今戰事結束後之後,作為朝鮮重臣,他必須要站在本國的立場上去考慮接下來的利益得失,不能讓所有事情都按照海漢的安排來運校

    類似安南、葡萄牙,以及大明福建的地方軍,這些勢力為什麽願意加入到海漢組織的聯軍當中,千裏迢迢出兵替朝鮮抵禦外敵,金尚憲對其目的並非一無所知。在戰前的接觸中,這幾方就已經通過海漢向他提出了大致的要求。

    聯軍中另外幾方對朝鮮的要求,綜合起來就是在戰後開埠通商,允許他們的商船商人入境,並在貿易方麵享受與海漢同等的優惠條件。當然了,在見識了大同江基地的建設規模之後,這幾家在戰爭結束之後或許也會生出別的心思,甚至會向朝鮮提出駐軍要求。

    金尚憲對於建立外交關係,通商貿易這類要求倒是沒有太大的反感,根據他所了解到的信息,海漢的都城三亞便是南海首屈一指的貿易港口,正是因為有許多國家的商人商船前往該地區進行貿易,海漢才能有足夠的財力以極快的速度崛起於南海一隅。

    金尚憲所了解的信息自然很片麵,但也可以作為朝鮮尋找強國之路的一種參考,如果跨國貿易能夠給朝鮮帶來繁榮,那麽允許這些國家的通商要求也不是什麽壞事。但這種發展道路必須是處在朝鮮的管理之下,而非這些國家的自作主張,所以對於聯軍各方提出的條件,哪怕到最後都會答應下來,金尚憲也希望能夠掌握住主動權。反正這又不是等外國援軍來拯救戰局的時候了,稍稍拖上一拖,著急的也不會再是朝鮮一方。

    在北方的鴨綠江畔,進行了三兩夜的追擊戰之後,清軍最後還是使出了斷尾求生的戰術,但留在朝鮮國境內斷後的兩千清兵幾乎悉數戰死。在雙方的最後一次交手過程中,已經疲憊不堪的清軍沒有再給海漢軍製造出太大的麻煩,海漢軍所需要做的便是不斷地開火,保持對清軍的火力壓製,然後逐步推進戰線。清軍雖然構築了臨時陣地和一些掩體,但麵對新近才被投入到戰場中的這支海漢追兵,依然是連半都未能撐過去便宣告覆滅。

    而負責追擊清軍的獨立團二營和海軍陸戰隊的兩個連在確認清軍主力已經全部渡江返回遼東的清國控製區之後,便將打掃戰場的任務交給了後續趕來的朝鮮軍,然後返回鴨綠江下遊的義州,與駐留此處休整的獨立團一營和聯軍部隊會合。此時聯軍在義州境內的兵力已經超過四千人,無需擔心清軍還有餘力再發動第二波攻勢,倒是對岸如九連城這樣的清軍據點格外緊張,擔心聯軍會乘勢渡江發動反攻。

    不過趕到鴨綠江指揮的王湯姆也不想再打了,這三個多月的戰鬥打下來,海漢軍的傷亡數字看似不大,但考慮到參戰部隊全是軍中精銳,單兵價值遠非尋常部隊可比,王湯姆和錢敦都不願再在這種雇傭兵戰爭中付出太大的代價,因此將清軍趕過鴨綠江之後便果斷終止了戰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