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858章 共享富貴(2/3)

作者:零點浪漫字數:8538更新時間:2019-06-30 03:09:18

    來也有些意思,這兩人雖然對抗清一事的主張大相徑庭,但在戰後如何與海漢合作的政見卻是大同異。金尚憲一直在談判中拖延節奏,但實際上他隻是配合國王李倧的意圖,也沒有提過任何反對意見。而崔鳴吉雖然是打著反對派的旗號參與到談判當中,但很快所有人都意識到他可不是來反對這個合作計劃的,而是要為自己在談判及後續的實施中征得一席之地,不讓金尚憲一派獨占了這個合作計劃所將帶來的諸多好處。

    金尚憲因為之前主導了引入海漢援軍抗清一事,而在朝鮮國內政壇上贏得了前所未有的聲望,以及國王李倧的充分信任,再加上海漢的支持,原本已經是在與崔鳴吉的競爭中占得了明顯上風。但崔鳴吉卻是抓住了國王李倧給出的機會,以自己對合作計劃的研究成果作為談判內容,在極短的時間內就贏得了海漢饒好感,又重新站回到了舞台中間。

    但對海漢來,既然這兩人所代表的利益集團都願意推動產業合作計劃,那麽最好的局麵就是讓他們暫時停止內鬥,先一起服國王把合作協議簽了,讓計劃盡快進入到實施階段。

    至於這兩派的鬥爭,海漢認為並非無法化解,如果兩家有了共同利益,或許今後的政治局麵就會有所變化了。至於這共同利益著落在何處,海漢銀行的開業可能就將會逐漸讓形勢變得明朗。

    或是受到了漢城分號開業的影響,雙方的談判進程果然由此變得順利起來,原本一些爭議性的內容也以朝鮮一方作出的讓步而獲得了一致意見。到八月下旬,雙方已經就幾個主要項目的合作開發達成了初步協議。

    按照協議內容,海漢將在大同江基地建設一處大型造船廠,接受民用、商用,以及軍用船隻的建造任務。作為軍事援助的一部分,今後將以朝鮮包料海漢包工的合作方式,在這裏建造外銷型號的探索級和探險級戰船,然後裝備到朝鮮水師艦隊當中充實海上武裝力量。

    除此之外,海漢將在大同江入海口以北的海岸灘塗上修建麵積廣闊的鹽場,其生產規模甚至有望與海漢治下產量最大的鶯歌海鹽場相媲美——當然了,朝鮮這處鹽場要達到同等的生產規模,或許還得花上數年的建設時間。而這裏所生產的食鹽主要將以低價供應給朝鮮官方,雖然協議中還沒有明確提及,但其實是存在將其一部分充作官鹽的操作可能。

    而海漢在朝鮮境內所選定的第一處礦場,離大同江基地也非常近,就在入海口的南岸,兩地間的直線距離不過五十裏而已。這個地方在後世是一處被大規模露開采的鐵礦,正好也很適合這個時代的采礦技術。另外大同江基地的北邊不遠處還有一處磷礦,也可以進行露開采。至於用途頗為廣泛的煤,在平壤附近便有多處已經處於開采中的礦場,直接向朝鮮購買還比自己開采的成本更低一些,加之海漢自身的專業技術人員有限,就暫時不再考慮了。

    僅是這三項產業,海漢預計需要隨著開發進度逐步從朝鮮當地雇傭三萬人以上,投產之後這個數字可能還會有所提升。到時候如果再算上在大同江基地內外為海漢工作的朝鮮人,那麽僅在大同江流域這一地區內,就可能會有四五萬朝鮮人在為海漢效力。

    這還僅僅隻是從事一線勞動的人口,如果考慮到這幾個行業的產出幾乎都是以朝鮮國內為銷售市場,那麽依托於海漢獲得生計的朝鮮人數量還遠不止於此。至於從中獲取利益的官員權貴會有多少,現在更是難以推算出一個比較確切的數字。

    而朝鮮由此獲得的好處也是顯而易見,除了解決數萬戰爭難民的長期飯碗,更重要的是海漢所提供這幾項產業都有助於維持朝鮮的穩定。作為交換條件之一,王湯姆已經答應了李倧,待南岸的鐵礦開始開采之後,便在大同江基地附近興建一處兵工廠,由海漢向朝鮮轉讓部分槍炮製造技術,指導朝鮮自行生產高級武器。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