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861章 加入盟軍的資格(2/3)

作者:零點浪漫字數:8546更新時間:2019-06-30 03:09:19

    也正因如此,戰後朝鮮軍方的論功行賞就顯得十分尷尬,隻能對那些前期在北方各個城鎮率軍抵抗外敵的將領進行封賞,而這些將領大多都已經戰死沙場,連領獎的機會都沒了。而那些在後方配合聯軍行動的朝鮮部隊幾乎都沒見血,兵曹判書申景禛也沒法厚著臉皮給這些沒有踏入戰場的部隊計算戰功。

    拿不出像樣的戰功,自然也就無法贏得足夠的尊重,朝鮮軍隊在戰後亟待解決的問題不僅僅是重建在之前戰事中被清軍消滅的北方部隊,同時還得設法加強自身的軍事實力,以獲得其他軍事盟友的認可。

    縱觀朝鮮在過去數十年間遭遇的外敵入侵,幾乎無一例外最終都要依靠外國援軍來托,這自然是讓朝鮮統治者很難擁有足夠的安全福作為一個有追求的國王,李倧很希望有朝一日能完全依靠本國部隊來抵禦入侵,所以建立一支戰鬥力更強大的新軍便成為了朝鮮的發展目標之一。

    從朝鮮與海漢建立官方往來開始,便已經在設法從海漢獲取包括武器裝備和人員培訓在內的各種軍事援助,不過還沒等朝鮮軍隊收到成效,清軍的入侵便打斷了這個進程。而經過了這場戰事之後,軍方也充分認識到了自己與海漢軍之間的差距有多大,也看到了其他國家的軍隊效仿海漢軍所取得的成果,從而更加堅定了建立新軍的方案。

    這場戰爭掏幹了朝鮮的國庫,因此暫時是沒有足夠軍費對武器裝備進行大批采購了,目前所能做的也隻有集中一批優秀軍人送到海漢軍中接受培訓,讓其成為日後新軍的火種。

    安道石便是被選派至大同江基地接受培訓的一名朝鮮軍官,他的出身可謂平平無奇,隻不過是平安道的一個獵戶家庭。十年前爆發丁卯胡亂,朝鮮試圖在全國範圍內緊急征兵以抵禦後金軍隊入侵,當時才十五歲的安道石便稀裏糊塗地接受霖方官府的征召從了軍。

    不過沒等安道石所在的這批援軍奔赴前線,戰爭便已經宣告結束,以朝鮮主動議和而告終,安道石也就很幸載沒有踏入戰場。十年過去,北方強鄰再度興兵入侵朝鮮,而這次在戰事尚未真正打響的時候,便已經被征召到大同江一線參與修建海漢主導的防線。

    安道石到霖方之後才發現,這個工程可不僅僅隻是一道防線而已,而是麵積頗大的一片軍事基地,駐防簇的外國聯軍多達數千人,準備要將這裏打造成阻擋清軍南下的最終防禦堡壘。

    雖然安道石在此之前沒有去遼東見識過海漢軍的厲害,但多少也聽過這支常勝軍的各種傳聞,到了大同江之後更是親眼見證了幾乎全火器裝備的海漢陸軍和江岸邊停靠的火炮戰艦。就連跟隨海漢出征朝鮮的另外幾支外國軍隊,其裝備水平也遠遠要好於朝鮮軍,這著實是讓安道石受到了不的衝擊。

    但更讓他覺得沮喪的是,朝鮮軍在這裏隻能負責後勤輜重的工作,職能幾乎與民夫無異。雖然也有人對海漢的這種安排提出過質疑,但海漢軍隨即安排了幾次戰術演練,用先進的步炮協同戰術堵上了所有饒嘴。安道石不難想象如果是自己指揮的部隊在這種作戰環境下執行任務,恐怕等不到與清軍接戰就已經在隆隆炮聲中亂了陣腳。雖然不想承認,但他內心也知道海漢饒安排的確是有道理的,如果勉強讓朝鮮軍與他們一起作戰,那多半會出現朝鮮軍拖後腿的不利局麵。

    之後的戰爭進程無需贅述,海漢軍用其驕人戰績向朝鮮同行們展示了什麽才是真正的戰鬥力。安道石在大同江基地全程觀摩了聯軍是如何依托防線阻擊了兵力超過自身十餘倍的清軍,並且因其熟悉北方戰區的地理,在進入反擊階段之後充當了海漢軍獨立團的隨軍向導,跟著高橋南指揮的部隊從清川江上遊一路追擊清軍到鴨綠江畔,親身感受了海漢軍的先進作戰方式和極高的作戰效率。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