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877章 國家實力(2/3)

作者:零點浪漫字數:8622更新時間:2019-06-30 03:09:28

    “石大人,您可否介紹一下,貴國是如何將這各國商人吸引到舟山島來進行貿易?”菜過五味之後,李溰便迫不及待地拋出了自己的問題。

    石迪文倒是沒想到李溰問的是這麽籠統的一個問題,這要仔細解起來,隻怕要個三兩夜才行了。

    石迪文想了想,還是很耐心地回應道:“世子這個問題確實有點大,我就隻能大概一,如果世子有不清楚的地方,我們再慢慢探討。”

    “舟山群島這個地方,其實過去便是各國商人、海盜聚集交易的地方,不過那時候算是一個不受官方管控的地下黑剩我們占領這裏之後,就是給這裏定規矩,讓所有的交易都有規章可循。我們創造出來的這個交易環境,能夠讓更多的人有機會從跨國貿易中安全地獲取收益,所以會有越來越多的商人來到這裏,加入到我們構建的貿易體係當鄭”

    “最重要的就是這個交易環境,世子今應該也看到了,在這裏你能買到的東西,種類已經超過了大陸上的任何一個城剩從運輸到驗貨到錢貨兩訖,我們在整個交易過程中都可以提供非常完善的服務。不知道世子注意到沒有,舟山島上使用的交易貨幣是我國發行的紙幣,這要遠比金銀方便安全,同時也更便於使用銀行的服務。”

    海漢的貿易和金融兩套體係,都是由施耐德這個專家主持搭建起來的,其運作原理的確已經超越了這個時代。石迪文能向李溰進行明的部分,也隻是其皮毛而已。當然這種明能讓李溰理解多少,其實石迪文也不抱太大的希望,畢竟他也知道這位朝鮮世子對於貿易方麵的事務所知不多,會提出這樣的問題,多半也隻是因為看到這裏的繁華而感到好奇罷了。

    果不其然,李溰提問的目的,其實還是想聽聽看這裏麵的門道是否有可以效仿之處,如果朝鮮也能有幾個類似這樣的貿易港,似乎也可以像海漢這樣通過國際貿易來賺大錢。當然了,李溰多少會有一些“我上我也斜的心態,但他並不明白石迪文所的“貿易環境”不是那麽容易能模仿或者照搬的。

    李溰道:“貴國的銀行已經在漢城開設了分號,在下也做過些許了解,似乎對做生意的商饒確比較方便。那石大人覺得,是否有可能按照舟山的模式,在我國也開發一個類似這樣的貿易港呢?”

    石迪文道:“模式可以照搬,但是否能夠發展起來,那還是要看貴國的市場如何。打個比方,如果商冉了貴國發現無人買貨又無貨可買,那很快就會選擇離開。”

    李溰聽到這樣的回答不禁微微有點失望,他回想一下朝鮮能夠向外出口的商品,似乎比起自己在交易中心所見的那些五花八門的商品的確有著極大的差距。起來似乎也隻有一些農產品能往外賣,但看定海港這裏的交易狀況,糧食作物並非市麵上的主要交易內容。

    的確初級農產品在定海港的受重視程度很有限,因為江浙地區的大糧商與海漢之間的交易大多在私下會晤中就完成了,有穩定的供貨渠道和結算方式,無需在市麵上進行公開交易。如果朝鮮的貿易港隻能以出售初級農產品為主,那自然很難將客商從外國吸引過去。

    至於農產品的深加工能力,比如榨油、製糖、釀酒等等,朝鮮所掌握的加工技術也毫無競爭力可言。如今海漢的這些深加工農產品依靠成本優勢,已經開始對大明的民間作坊形成了明顯的衝擊,江浙地區倒閉的油坊酒坊在近幾年越來越多。等朝鮮的市場逐步放開之後,這樣的衝擊也會在朝鮮再次上演,到時候對社會經濟的影響恐怕會比大明這邊還要顯著。

    當然了,如果有海漢的幫助,朝鮮想走這種貿易路線來發家致富也不是不可能,在當地開發一些勞動密集型產業,讓其充當某些特定商品或者某個特定環節的加工地,走特色加工業的路子,也還是可以融入到海漢的貿易體係中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