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887章 高雄見聞(2/3)

作者:零點浪漫字數:8560更新時間:2019-07-03 19:05:43

    如果澎湖馬公港的職能趨向於軍事,那麽高雄港就更傾向於經貿領域。自1632年開建高雄港以來,勝利堡對這裏的規劃便是立足於本地的農產品及深加工業,在進行大規模農業開發的同時建設區域貿易中心。

    由於高雄港在建設之初就通過招商手段拉到了大量來自福廣兩地的投資商,因此在前期的開發資金和人手都比較充足,並沒有遇到一般殖民地區容易出現的問題。而且高雄港的位置是依托然避風港的自然地形修建,前期所需的工程投入也相較於一般的貿易港要得多。

    這些優勢為高雄港帶來的好處顯而易見,海漢在大明沿海地區建成的各處港口中,高雄港的建設進度應當是數一數二的快,而且由於其然港灣的麵積頗大,以後的開發空間仍然相當大,不會像勝利港這樣礙於先條件,短短數年間就幾乎快要將港灣內的空間開發完了。

    而海漢在這裏任命的主官也如同高雄港一樣,擁有著極大的成長空間。厲鬥在海漢的高官中算是最為年輕的幾人之一,當年與陳一鑫一起被派駐到珠江口大萬山島的時候,他們兩人都是年方二十。後來兩人在1632年又一同調到澎湖任職,然後次年在澎湖分道揚鑣,陳一鑫先是去了舟山,然後便一路北上直至遼東,而厲鬥則是來了高雄擔任行政主官。

    一轉眼厲鬥已經在高雄港主政四年,當年參加穿越時的高中畢業生,如今已經是即將跨入而立之年的成熟男人了。厲鬥在高雄任職期間娶了一名福建女子為妻,如今已經育有一兒一女,算是在這個時空開枝散葉了。

    對於勝利堡為朝鮮世子李溰安排的行程,厲鬥要比虞堯看得更為明白,他知道李溰此番南下的目的是要到三亞留學,而勝利堡希望能增加李溰在途中的見聞,以此來加強他對海漢國力的認識。這一路南下巡訪各處海漢統治下的殖民港,便是為了讓李溰親眼見證海漢是如何去經營一個統治區如此分散的國家,從而讓他對海漢在國家政體和執政理念方麵的先進性有一個切身的體會。

    而高雄港與澎湖有所不同,這裏有相對更為豐富的經濟開發項目,可以展示給李溰的東西也要比澎湖多得多。

    船還沒完全靠岸,李溰便已注意到這裏的港口設施與馬公港有所不同,用於吊裝散裝貨物的大型吊臂和鐵架行車要比馬公港多出不少,碼頭上還鋪設了用於運送貨物的軌道,間接可以證明這裏的貨物吞吐規模應該是在馬公港之上。

    當然了,更為直觀的證據是碼頭停靠的船隻數量多少和噸位大,完全碾壓了李溰在不久之前才看過的大員港。他們這支船隊駛入港口的過程,幾乎都沒有引發什麽騷動,碼頭上的工作人員和力工依舊各司其職,並沒有把這支船隊當作什麽稀罕物對待。

    在舟山和澎湖兩站,海漢都是由武官出門接待李溰,而他在這裏總算見到了這趟旅途中的第一名海漢高級文官。不過在李溰看來,這位厲大人看起來除了不穿軍服之外,其外形與先前見過的海漢武官似乎也沒什麽差別,都是膚色黝黑的短發壯男,舉手投足間都透著一股自信。

    “歡迎世子來到高雄港做客!”

    與馬公港的安排類似,厲鬥並沒有準備繁雜的歡迎儀式,同樣隻是帶了幾名下屬到碼頭上迎接李溰的到來。而麵對護送李溰一行來到高雄港的虞堯,厲鬥則是按照海漢的社交,伸出手去與其緊緊地握在了一起。他與虞堯已經共事幾年時間,互相之間都算是比較了解了,也就不用再在外人麵前一些場麵話了。

    與其他海漢所屬的貿易港一樣,高雄港的城區也是緊貼著港區修建,在城區之外便是向內陸綿延數十裏的各種經濟作物種植園區了。在海漢的努力之下,目前定居在這裏的人口已經超過五千人,其中大約三分之二都是在種植園從事農業方麵的勞作。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