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890章 香港島(2/3)

作者:零點浪漫字數:8578更新時間:2019-07-06 22:25:59

    當然了,隻要仔細觀察一下,也很容易察覺到這裏與定海港的不同之處。香港島比舟山島更接近大陸,先前路過一處名為鯉魚門的海峽,李溰目測兩岸間最近出的距離恐怕也就隻有百丈左右,兩岸架起的岸防炮台很容易便能將這海峽的東端出入口進行封鎖。

    而這裏自然形成的海灣在李溰看來與舟山條件差不多,但還不及馬公港和高雄港那樣的半封閉海港更有安全福不過要論繁榮程度,這香港島的確是勝過了李溰先前到過的幾處地方,在船上便能看到海岸附近房屋鱗次櫛比的城區了。

    根據李溰事前所做的功課,香港的開發如此順利,能在短短幾年內從漁港變成大型貿易港,與兩廣商人在這裏的踴躍投資是分不開的。而這一點似乎也能從今在碼頭上參與迎接的人員身份看出來,除了遊益漢等數名本地文武官員之外,剩下的一大撥人都是某某商孝船孝布孝米行的掌櫃、管事之類的人物,商業氣息要遠比前幾站更為濃重。

    不過李溰也不會認為這些民間人士的參與是對自己不夠尊重,經過這幾站的訪問之後,他已經對海漢的社會風氣有所了解,商人在海漢的社會地位要比大明和朝鮮來得更高一些,而且很多海漢商人背後的靠山便是官方的頭麵人物,甚至連一些商業機構也會有官方的股份。如今湧入朝鮮漢城做買賣的海漢商人,便有不少都是拿著海漢商務部的推薦信來的,其官方背景自然不言而喻。

    相較於前幾站接待自己的幾名海漢高官,李溰與遊益漢稍一接觸,便能感覺到此人身上的官味要更重一些,與自己的交談幾乎都是滴水不漏的場麵話,雖然聽著舒服但就沒什麽實質性的內容。

    “我們這裏地方,也沒什麽特別的自然資源,唯一有點優勢大概就是地理位置正好在珠江出海口,算是海上交通要道。所以對本地來,充分利用這種優勢來開戰商貿活動,就成了主要的發展方向。”

    在從港口前往駐地的馬車上,遊益漢才稍稍談及了一些比較本質的話題,向李溰簡單介紹了本地的情況。

    香港島地理位置雖然有一定的特殊優勢,但島上地形以山地為主,可供開發的空間和淡水資源都比較有限。其他海漢殖民地慣常使用的農業開發模式在這裏並不適用,香港管委會也一直未將農業作為本地的主要產業來進行發展。

    執委會對香港的職能規劃有一多半是參考了後世的模式,希望將簇打造成珠江口的海上貿易樞紐,將廣東、福建、海南島三地間的一部分海上貿易集中在這裏完成貨物的交割和轉運。而截止目前來看,這種發展規劃的實施效果是比較理想的,本地港口和城區的繁榮程度便證實了執委會決策的正確。

    李溰原本認為在舟山島上見過的商業區就足夠大了,但來到這裏之後他發現自己的見識還是不夠,香港的商業區不但麵積大,而且繁華程度也要勝過舟山。這裏街道上裝運貨物的車隊明顯要更多一些,沿街的各種商鋪也多是規模不的商棧,可想而知其日常交易並不隻是依靠零售來維持。

    “來香港的主要就兩種人,一是商人,二是水手。在城區見到的人,起碼有一半都是商人。每在這裏都會有幾百上千筆大宗買賣達成,進出港貨物的數量是浙江舟山定海港的一倍以上。很多廣州的商人為了節省運費減免稅賦,都已經把接送貨物的地點轉移到了這裏。世子剛才在碼頭看到的那些商船,絕大多數也都是來自福廣兩地的大明海商。”

    遊益漢對於本地的主要經濟來源毫不隱瞞,事實上這也早就是公開的秘密了,雖然大明官方有海禁,但這些律法對於有實力又有膽子的海商而言並無太強的約束力,更何況他們的背後還有海漢撐腰,敢過問這類事務的地方官員,基本都已經從實權職位上消失殆盡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