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891章 貿易港(2/3)

作者:零點浪漫字數:8566更新時間:2019-07-07 23:49:47

    如果李溰掌握的國際貿易相關知識更多一些,或許就能想到香港這種特殊地區並不是那麽容易得到大明的認可。而香港之所以能在大明的眼皮子底下發展起來,主要還是因為海漢的武力實在太強大,讓地方官府根本無法采用強硬手段去取締這麽一處實質就是走私的貿易港。

    不過這已經不重要了,香港的猥瑣發育階段已經過去,在兩國外交關係正常化之後,這裏的貿易便由台下完全轉移到了台上,不再像以前那樣名不正言不順了。遊益漢現在要香港的存在有益於大明百姓,倒也是有一定的事實依據。

    看著港口繁忙的景象,李溰也不免覺得有些眼紅心熱,這一路從舟山到香港,看了幾處海漢經營的貿易港,哪怕是生意相對比較清淡的澎湖馬公港,其貿易規模也絕非朝鮮國內的港口能比。這樣的貿易量能夠帶給海漢多大的收益,以李溰的經濟和數學水平肯定是計算不出來,但他知道這必然是數目相當可觀的一大筆錢,否則海漢也不會投入大量資源去擴張控製區,以同樣的模式在海外修建這麽多的貿易港。

    那麽問題來了,這樣的斂財模式,朝鮮是否能夠從中學習到有用的經驗,甚至是對其進行效仿,今後也嚐試在本國建設類似於茨貿易港,然後引導本國的產業也走上這條快速發展之路。

    帶著這樣的思考,李溰很婉轉地向遊益漢提出了問題。不過這樣的提問對遊益漢來並不稀奇,許多來香港參觀過的達官貴人都有與李溰類似的想法,畢竟從表麵看起來這似乎是一條操作簡單來錢快的路子,隻要修建一處港口,然後設法招募商人們來此交易就行了。

    遊益漢的回答還是挺誠懇,沒有跟李溰兜圈子:“我沒有去過貴國,所以隻能講一點個饒見解供世子參考。通常我國開辟新貿易港所考慮的先決條件有二,一是當地的地理條件,比如是否有然良港,或者是否靠近重要的貿易航道,或是距離當地原本的貿易樞紐很近,可以充當出海通道使用,如果能滿足其中之一就可以考慮建設貿易港。如果一個條件都不具備,那就得考慮第二種情況,當地是否具備大規模開發的潛力,比如有豐富的礦產或其他物產,又或是附近的土地肥沃地形平坦,適合用於開荒屯田搞農業開發。”

    李溰一邊聽一邊在心裏對照已經親曆過的幾處海漢貿易港,倒是的確能與遊益漢所的情況一一對照上。舟山定海港、澎湖馬公港和本地無疑是滿足鄰一種先決條件,而台灣高雄港則是第二種情況的真實寫照。

    但如果將同樣的條件拿去衡量朝鮮的海岸線,似乎要找出適合修建貿易港的地點就沒那麽容易了。最主要的原因,便是朝鮮國過去的海上貿易並不發達,也談不上有什麽重要貿易航線、區域貿易樞紐這樣的存在,南方倒是有幾處然良港,但其位置距離都城又實在太遠,朝廷未必舍得砸錢到看不到的地方去搞基礎設施建設。

    類似於遊益漢所提及的第二種狀況,李溰倒是想到了另一處所在,那便是海漢在朝鮮大同江口營建的那處軍民兩用的綜合基地。那裏不但有海漢駐軍的軍港,同時其周邊已經規劃了造船廠、鹽場、鐵礦、冶煉場等生產單位,周邊水利條件良好,有進行大規模農業開發的基礎,同時上遊還有正處於戰後重建中的平壤城,今後通過海上進行的物資輸送必然十分頻繁,完全有建設一處貿易港的客觀條件。

    但問題在於朝鮮目前還缺乏相應的開發和建設能力,而這件事如果由海漢來完成,那今後港口的經營權自然也就無法回到朝鮮手中,從中獲益的比例肯定也不會太理想。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