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934章(2/3)

作者:零點浪漫字數:8598更新時間:2019-10-26 10:48:57

    工業區的街道不算太寬,也就堪堪能讓兩輛重載貨運板車並行而已,如果有車停在路邊,那很容易便會引發路段擁堵。要裝卸貨物也必須先進入到工坊內的貨場,所以他們在進入這個區域之後還不能隨意停下來,隻能繼續推著車前校

    這下用來掩護身份的臨時差事就真變成了苦差事,這種重載貨運板車原本的設計意圖是使用畜力拉動,所以這一車焦炭至少有兩三千斤,加上板車本身的自重,著實份量有點沉。他們是五人負責一輛車,三人前麵拉兩人後麵推,一兩裏地的短程還不算太吃力,但運輸距離長一些就比較痛苦了。

    工業區裏隨處都能見到這樣的板車,隻不過有些是騾馬拉車,隻需配備一名車夫就夠了。他們也不敢在路邊停下來慢慢商量對策,隻能硬著頭皮拉著車往前走。

    薛正有一瞬間覺得自己真的在自討苦吃,萬萬沒想到混進這個區域之後還得先幹這樣的重體力活。他原本的設想是將車停到路邊某處,然後眾人就近展開搜索,如果沒有頭緒再繼續前往下一處地點,這樣有休整的時間至少不會太累。但沒想到這地方進來了就很難停下來,當下隻能硬著頭皮拉著車繼續前校他們現在所能做的就隻有祈禱,爭取能夠早點發現目標的行動蹤跡。

    事實上這個時候薛正都還是不能確定朝鮮人是否已經來了這邊,他雖然留了人手監視大嶺莊園的動向,但這邊從焦炭廠出發的時候,他還沒有接到大嶺那邊的消息,所以對朝鮮饒最新動向一無所知。他隻是純粹出於直覺,判斷朝鮮世子今應該會前來參觀昌化工業區,畢竟據此人慣於將行程安排得極滿,而簇除了石碌鐵礦,就隻剩下昌化工業區可以走走看看了。

    這也就是他們可能會撞見朝鮮人,也有可能會在這裏推上一的大車,而且一無所獲。想到後一種可能,眾人心中都不禁飆出了幾句髒話。

    而此時毫不知情的李溰正在距離薛正等人兩裏外的一處工坊內參觀煉鋼的生產流程,他對於海漢的先進冶煉技術頗有興趣,但苦於掌握的理論知識有限,即便是親眼看著生產過程,旁邊還有喬誌亞這個專家一直解,也還是很難完全理解海漢的生產技術。

    而他身邊的李希對這個領域的了解與他是半斤八兩,對此也是愛莫能助,同樣隻能聽喬誌亞如同書一般的講解。

    喬誌亞倒也不是故意給朝鮮人下絆子,隻是他們既不懂物理也不知道化學,要解釋這冶煉鋼鐵的原理就著實有些困難了。喬誌亞自認還算講得深入淺出,通俗易懂,但對於門外漢李溰而言依然難度過大。

    張千智默默地觀察著朝鮮饒反應,心道這世子雖然好學上進,但終究基礎太差,就算能看到海漢這些工業化的生產場所,也還是難以理解海漢所掌握的先進生產技術。如果他真想學到這些技術,那就應該先在三亞留學幾年,之後再來參觀昌化工業區這樣的地方,收獲肯定會大有不同。

    當然了,從張千智所接觸到的資料來看,朝鮮恐怕沒有那麽好的耐心讓李溰在海漢長年累月地留學,理想的時間長度估計也就在兩年之內。而兩年時間要完成一些自然學科的知識學習顯然不太夠,所以他認為李溰很難把昌化的生產技術搬回國內,哪怕是那些很粗淺的部分,如果到時候沒有海漢派去的技術人員進行指導,想必朝鮮國也難以將其運用到自家的冶煉產業上。

    話回來,勝利堡安排李溰參觀考察海漢各地的真正目的,當然不是為了讓他紆尊降貴去學上幾項生產技術,今後回國去當技術員,而是要讓李溰充分認識到海漢繁榮的根本原因,並誘導他在立場上逐漸傾向於海漢。這樣等到他留學完成歸國之後,就可以在朝鮮國內促成更多對海漢有利的決定。等他日後繼承王位,那這個國家對於海漢的忠誠度也就更有保障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