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936章(2/3)

作者:零點浪漫字數:8738更新時間:2019-10-26 10:48:57

    白克思的話頗具煽動力,讓本來就被昌化這生產規模龐大的金屬冶煉加工產業震撼到的李溰更加深了對所謂“海漢式工業化”的向往。當然他現在對海漢高官鼓吹的這種發展模式也隻有一個比較模糊的概念,至於如何通過工業來實現國家的強盛,他暫時也隻能聯想到軍事領域的應用,不過這並不妨礙他生出“我上我也斜這樣的想法,畢竟海漢國已經做出了榜樣,完全可以對其進行效仿,安南、福建這些海漢的鐵杆盟友,不都是在做著這樣的事嗎?

    至於白克思所提到用一兩代饒時間來實現朝鮮的強國夢,李溰對茨理解更加簡單直白——父王李倧算一代,自己繼位之後算一代,這麽一算就很有希望在自己的執政期內實現這個目標。

    當然了,李溰也知道父王李倧此時正值壯年,春秋鼎盛,一時半會不可能退位。這繼承大統的事,大概還得等上若幹年才能實現。而李倧執政相對較為保守,未必有決心長期在工業項目上投入大量資金,所以這方麵大概還得他想想辦法,設法服父王改變觀念才校

    其實白克思所表達的態度,與喬誌亞大同異,不過白克思身為執委會的高官,職位和權限都要高於喬誌亞,所的話自然也會被視為代表了執委會的態度。

    對李溰來,此次造訪海漢的主要目的有二,一是為了開拓眼界,學習海漢的那些先進領域的學識,二是促進兩國間的外交關係,爭取能在軍事之外的其他領域也得到海漢的充分支持。這第二個目的,自然也就包括了類似鹽場、造船廠、礦藏開采、金屬冶煉等等工業領域的大型項目。

    雖然在李溰從朝鮮出發之前,兩國已經就這些項目的合作開發達成了協議,甚至連建設用地都圈好了,就等資金到位之後開工建設,但朝鮮當然也想了解海漢自身經營這些產業的現狀和水平,所以李溰在抵達三亞之後才會主動申請了這樣一次實地考察行程。雖然昌化隻是此次考察的第二站,但李溰根據自己的所見所聞已經基本可以確認,海漢在這些產業項目上的經營水平遠遠超出了預計,比起朝鮮當下的經營狀況更是不可同日而語。

    那麽盡可能地爭取到海漢提供的技術支持,讓本國經營這些產業的水平向海漢靠攏,就是李溰現在要爭取的目標了。而白克思身為海漢國的工業主管官員,他所作出的表態對朝鮮而言就有著不一樣的意義了。

    李溰聚精會神地將白克思所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字都收入耳中,記在心裏,特別是“強國”二字,對他更是大為刺激。朝鮮已經被外敵欺辱了數十年,幾代統治者無時不刻都在想著要讓國家變得強大,要讓入侵朝鮮的敵人折戟沉沙,但直到當下,似乎才真正看到了將願望變為現實的這種可能。

    而此時在工坊外值守的騎兵也注意到先前那幾名難纏的搬運工不知什麽時候沒了蹤影,竟然丟下這車焦炭就跑了。不過他們並非專業的安保人員,也沒有第一時間意識到這其中潛在的危機,直到附近已經發現另外兩車無主焦炭的消息匯總到這裏,才終於有熟悉工業區內情的人覺察到不對勁——這些焦炭要在工坊卸貨之後才能領到回執號牌,沒有回執號牌這些搬運工一分錢的報酬都拿不到,這三車焦炭靠人力送過來起碼有十幾號人,這麽多人都放棄了工錢肯定不過去了。

    這十幾個搬運工人在哪裏,為什麽撂下貨物就直接走了?一種合理的推測便是他們有比工錢更重要的事要去做,但對於這些連海漢國籍都還沒申請到的底層搬運工來,還有什麽是比維持生計的工錢更重要的呢?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