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2040章(2/3)

作者:零點浪漫字數:8786更新時間:2019-12-07 00:31:57

    不多時劉尚便回來了,手裏多了一個瓷盅:“你運氣好,醫生庫存隻有最後一點清咽飲了,我都要過來了,先泡一杯給你喝點再。”

    孫丙連聲謝過,從劉尚手上接過瓷盅,果然還是熱的。劉尚繼續道:“這清咽飲是好東西,裏麵有烏梅、麥冬、生甘草、桔梗、沙參、玄參,我這行當話太多,經常都會嗓子頂不住,喝了這玩意兒就能輕鬆不少。”

    孫丙喝了一口之後應道:“劉大人是內行人,推薦的東西肯定不會錯。”

    劉尚待孫丙喝完藥,這才重新提起正事:“關於陸戰隊這次執行的作戰任務,聽日後是要向國防部請功的,到時候時報肯定會有相關的報道,所以得早些備稿。你養好傷就不知道又會被調去哪裏了,我就隻能趁你還走不了路的時候先來堵你。”

    孫丙道:“劉大人辛苦,隻是在下這次執行的任務是有保密規定,不可對外界泄露,還望劉大人見諒。”

    劉尚應道:“孫連長嘴倒是嚴實……放心吧,此事已經征求過陳將軍的同意,這是他簽發的手令,你看看。”

    孫丙識字不多,這張手令上的內容勉強能夠看懂七八成,不過最下麵落款處有陳一鑫的簽名和印章,這個他倒是看得很清楚。陳一鑫雖然不是他的頂頭上司,但也是知悉這次行動內情的軍方將領,而且之前金州這邊發現清軍火槍隊的線索,便是由陳一鑫通知了大同江基地,所以既然他已經同意了這個特殊采訪,那孫丙也就無需抗拒了。

    如今的劉尚早就已經絕了替大明賣命的念頭,安安心心地當著海漢的官,奔著更好的前途去了。當時與他一起進入海漢潛伏,知道他身份的幾個人,全部已經死在了海南島,而上麵肯定也以為他死在了同一次海難當中,沒人會想到一個以書先生作為掩護身份的大明探子能完全改換身份,成功混進了海漢的官僚體係中,而且還有越爬越高的趨勢。

    遼東這地方距離海漢本土雖然十分遙遠,但海漢不惜在這裏布下重兵常年與清軍對峙,也足見對這個地方的重視程度並不亞於任何一處海外統治區。而劉尚在金州所負責的工作範圍,也已經不再受限於宣傳領域,而是越來越多地參與到民政事務的管理當鄭這

    一方麵是因為他的個人能力得到顯著提升之後獲得了來自上級更多的信任,另一方麵也是遼東地區有能力的官員數量偏少的緣故。但這樣的環境也給劉尚留下了更多的發揮空間,讓他可以去爭取到很多表現自己的機會——比如成為《海漢時報》在遼東地區的首席特約撰稿人。

    《海漢時報》作為海漢國現階段的官方媒體,上麵所登載的內容往往就代表了官方的意誌和態度,很多時候官方都會通過這個平台來放出風聲,引導民間輿論。

    特別是海漢國曆年來頻繁的對外戰爭,如果換作其他國家,可能早就已經對這類需要耗費大量錢財和物資的征伐行動怨聲載道,但海漢國對輿論的控製和引導極為有效,民眾對此非但不會反對,反而將其視作了國力鼎盛的一種象征。而對外戰爭連年取得勝利,也反過來進一步鞏固了民眾的這種印象,讓他們越發對每次討伐外國充滿了期待。

    當然了,海漢在對外戰爭中保持常勝不敗,並且從中獲得了諸多好處,不但足以彌補戰爭的消耗,還能讓國家和民眾都從中獲益,這才是輿論引導能夠起到作用的根本原因。要是多吃了幾次敗仗,或是軍隊傷亡大增,那估計國內的風向就不會像現在這樣一邊倒了。

    作為官方發聲的平台,時報上有很多文章的撰稿者其實就是各個部門的官員,有時候頭版頭條甚至是執委會的大佬親自執筆,劉尚也是進到宣傳部門之後才慢慢了解到這些內情。而能夠成為時報的特約撰稿人,這本身就是一種特殊的資曆,對劉尚來可絕非尋常的榮譽。要知道整個遼東地區,他是唯一一名擔此殊榮的歸化籍官員,除他之外,也就隻有陳一鑫和沙喜這兩位大佬能有此特權,而這兩位通常又並不會親自動筆給時報寫稿,所以實際上遼東也就劉尚一人在負責幹這個活。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