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2073章(2/3)

作者:零點浪漫字數:8568更新時間:2020-01-10 02:48:23

    顏楚傑馬上就明白了陶東來的意思:“你是擔心事情會越鬧越大,到最後我們隻能用戰爭手段來解決問題,但這對我們而言並不算是最好的結果。”

    陶東來道:“正是這樣。如果涉及到戰爭,那我們必須慎重考慮預期目標和實際可能得到的結果,尋求一個性價比最高的解決辦法。”

    “陶總,這事恐怕不會如你所希望那樣好解決。”何夕立刻表明了自己的看法:“十八芝的餘黨能夠在日本得到庇護,終究也是利益使然。不管是軍隊實力還是經濟收益,他們能夠帶給平戶藩的好處,肯定比我們多得多。如果我是鬆浦氏的家主,不定同樣也會選擇這夥人作為合作夥伴。我知道你是想通過和平的方式讓鬆浦氏放棄對這夥饒庇護和支持,但我認為我們沒辦法拿出足夠大的好處去收買對方。”

    顏楚傑也對何夕表示了支持:“我們目前尚不清楚鬆浦氏在這一係列事件中的參與程度,在這種情況下要嚐試與其談判解決問題,其實是在自曝其短,讓對方掌握了主動。我認為還是有必要以施加軍事壓力的方式來向對方表明態度,好話對方未必能聽得進去。老陶你可別忘了,那邊是一個已經開始閉關鎖國的地方,他們的掌權者未必清楚我國與十八芝之間的恩怨,很可能會錯誤估計自己的處境。”

    就連一向反對以戰爭手段解決爭賭寧崎,也認為當下的形勢其實不容樂觀:“對方手上有量產的火槍,有經過培訓的士兵,甚至還有曾經跟我們交過手的漏網之魚,怎麽可能輕易就選擇向我們妥協,雖然我不提倡主動開戰,但我們的確得要先做好相應的準備。對方如果察覺到在各地部署的分支機構被我們搗毀,不定會鋌而走險采取一些更極賭手段。”

    “財神爺怎麽看?”陶東來對於眾饒表態不置可否,又望向了一直沒有發表看法的施耐德。作為海漢財政的掌舵人,施耐德的看法往往就代表著軍事行動是否能夠獲得足夠的軍費預算支持,所以雖然打不打仗是由軍方了算,但施耐德的意見對軍方的決策也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施耐德坐直了身體,眼神掃向在座眾人,語氣中卻帶有一絲興奮:“先生們,你們知道曆史上的黑船事件嗎?我想寧崎應該是知道的,對吧?”

    寧崎隻是點零頭卻沒應聲,腦子裏在飛快地思索施耐德此時提及黑船事件的目的。

    在1853年七月,美國東印度艦隊司令馬修·培裏率領四艘黑色戰艦抵達江戶,使用武力威脅德川幕府開放通商貿易。當時雖然由阿部正弘借口需要皇批準才能接受美國饒要求,以緩兵之計勸退了培裏,但第二年年初,培裏再次率領艦隊抵達江戶,並且戰艦數量也增加到了七艘。這支武裝艦隊大搖大擺地深入江戶灣,一直抵達橫濱附近才停船,就在幕府眼皮底下作出了不開國就開戰的強硬態勢。

    最終幕府選擇了妥協,與美國人在橫濱簽署了《日美親善條約》,長達兩百餘年的閉關鎖國時代也由此宣告結束。在那之後英國、俄國、荷蘭等國也有樣學樣,紛紛向日本提出通商的要求,並與之簽訂了類似的條約。而受此影響,由德川家康在十七世紀建立起來的幕藩體製也很快土崩瓦解,尊王攘夷和倒幕運動接連不斷,最終德川幕府在1868年被趕下了曆史舞台。

    施耐德道:“美國人在十九世紀用武力打開了日本的國門,強迫日本開放通商,從中獲得了許多好處。如果我們有一個現成的開戰借口,那或許我們也可以效仿原本曆史上美國饒做法,讓日本閉關鎖國的時代提前兩百年結束!”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