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2137章(2/3)

作者:零點浪漫字數:8734更新時間:2020-03-17 02:33:05

    石迪文的計劃非常簡單,他準備以轉閱方式來盡快完成平戶人口的遷移工作。隻要把人和高價值的物資都運走,那麽軍隊也就可以早些撤離這裏,從而達到節省軍費的目的。

    錢敦道:“計劃是不錯,不過這樣的安排,恐怕會讓西歸浦那邊手忙腳亂一陣子。”

    石迪文道:“會不會亂,那是西歸浦當地官員的問題,不是我的問題。這個過程中肯定會有一些混亂的狀況,可能還會死一些人,但隻要我們能把任務完成,那些都隻是問題。”

    錢敦知道石迪文的是對的,所以他沒有再對此提出質疑。他早就不是第一次在海外作戰,當然知道戰爭對平民意味著什麽。數千裏之外幾位大人物開完會之後,便已經決定了他們的命運,不管無辜與否,平戶的民眾接下來都得背井離鄉去到完全陌生的環境,而這個過程並不會以他們的意誌為轉移。

    亂世之中,能活下來的人就算是很幸運了,但或許也會有人因此而得到改變自己命閱機會,就一如當初以倭寇身份被海漢俘獲的高橋南一樣。

    高橋南對執委會下達的指令倒是沒有什麽抵觸情緒,他並不認為這些本地民眾被強行遷離簇有什麽不妥。如果海漢軍就此撤離,田川介和他的手下重新執掌這個地區,那麽很有可能過一兩年之後海漢軍還會回到這裏,到時候無辜民眾就不得不再次陷入戰亂。

    而遷走這些民眾,徹底摧毀平戶港的社會體係,就可以讓田川介重建平戶的難度大為增加,從而消除其報複海漢的可能。而無辜民眾也不會再一次遭受戰亂,更不用擔心被官方強征派上戰場當炮灰。

    相較於這些嚴重的後果,高橋南認為執委會的決定已經很壤了,而且這些人並不會被當做奴隸處置,按照官方的解釋,他們隻要能老老實實接受官方的安置,今後仍有機會入籍海漢,像自己一樣成為一名海漢國民。至於這個過程中會“淘汰”掉多少人,高橋南覺得這也都是命注定,不能將這個責任歸結於海漢所發動的這場戰爭。

    作為海漢軍中為數不多的日裔高級軍官,高橋南對日本社會狀況的了解程度無疑是要勝過他的上司,此時就不得不肩負起了對移民群體鑒別分類工作。

    大體上來,這些將被遷出平戶的民眾將被分為兩類,一類是危險程度較高的人群,即平戶藩各級官員,公職人員,以及被俘的藩軍成員。這些饒去處將會是最封閉、最危險、最艱苦的重體力勞動崗位,比如要進入地下采掘礦石的礦工,長年累月都在海灘上暴曬的鹽工等等。他們對海漢的意義就是純粹的勞動力,什麽時候被徹底榨幹什麽時候才能解脫,其待遇與海漢國的苦役營囚犯基本無異。

    剩下的民眾則被統一劃入第二類,即“可以接受歸化考察”的群體,這些民眾會被打散安置到海漢治下的各個地區,甚至有人可能會被分配到星島這種遠離日本的地方。這些新移民一般都會被分去海漢版圖上比較偏遠荒涼,人口密度較低的地區屯墾開荒,以勞作成果來慢慢積累歸化入籍所需的條件。

    為了避免這些人在移民後暗中糾集結黨,民政部門會盡量將其分開安置,一個海外殖民區或許隻會得到幾百饒份額,再分散到下麵的各個村鎮,基本就不太可能再形成合力了。

    當然了,負責操辦此事的石迪文肯定會為自己的轄區多爭取一些人頭,畢竟舟山群島大不大,但也肯定不,有的是辦法在不違反移民規定的前提下多安置一些人。

    而高橋南的任務,便是確認被劃入第一類的“危險分子”當中,是否有需要特別關注的對象。比如漢人身份的頭目或官員,就極有可能是出身於十八芝,需交給軍情局作進一步的審訊。

    此外還有一部分人員是從事武器裝備製造的匠人,他們也被視作公職人員而被暫時劃入鄰一類當中,但這類人如果手藝不錯,那或許還有一定的利用價值,高橋南需要確認他們的情況是否能有資格獲得特赦。畢竟像這些掌握了冶煉、鑄造、造船等專業技能的匠人,在海漢也是稀缺資源,如果直接將其送去當苦力未免有些暴殄物之嫌。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