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2166章(2/3)

作者:零點浪漫字數:8830更新時間:2020-04-25 09:51:38

    俞成禮在走訪了本地的幾家布行之後,便意識到了這種不利處境。因為本地的紡織品商饒貨源幾乎都在附近的蘇杭地區,僅運輸成本一項就有很大優勢,而且部分商家本身就是生產者,其經營成本還能拉到更低。俞成禮跟這些商家相比,他從平戶運回來的貨物就算虧本出售,也很難跟人家拚價格。

    但這些貨放在庫房,就意味著俞成禮的大筆資金將要遭到積壓,這對於一個生意人來絕非好消息。

    俞成禮隨東海艦隊撤到舟山的時候,還是有心要在這裏開設商棧長期經營,但如果投入大筆錢財修建商棧,而在此期間自己手裏的資金無法流動起來產生效益,那還是會出現比較大的經濟壓力。

    對俞成禮來,最明智的做法就是盡快將自己的貨物折價變現,哪怕稍微虧損一部分,但換成現錢拿在手上好處更多,一是便於保管,不用擔心蟲鼠啃咬或者水火災害之類的風險,二是可以省下長期租用倉庫的費用,三是能靈活使用這部分資金來進行新的投資,有機會在短期內就把折價變賣貨物的損失給賺回來。

    但把這些貨物賣給誰,怎麽個賣法,這具體操作起來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俞成禮對舟山的市場狀況並不熟悉,隻能通過不斷的走訪來了解市場行情,判斷要如何進行才對自己最為有利。

    而作為俞成禮的跟班之一,尹長興也隻能跟著到處跑。俞成禮可以坐在軟轎裏悠哉遊哉,但他就隻能靠自己兩條腿跟上了。

    幾下來,尹長興累得夠嗆,不過也還是有些收獲,起碼對舟山地區的紡織品市場行情有所了解了,同時還學會了辨識幾十種江浙地區出產的織物。

    尹長興回想以前在西歸浦當漁民的時候,連粗布衣服都是三五年穿下來磨得沒法補了才舍得做一套新的,完全無法想像自己居然有朝一日會在異國他鄉研究這些高級織物,聽老板們在自己身邊談論價值成千上萬兩白銀的大買賣,這讓他不禁有一種恍若夢境的錯覺。

    但尹長興也很有自知之明,以他存在海漢銀行裏的那點本錢,肯定沒法在舟山這地方做高級紡織品的生意。這一匹上等織物的價格從幾兩到幾十兩,上百兩不等,他那點本錢根本沒法進這個圈子玩,市場上稍微有點價格波動就能賠得他吐血。

    所以盡管了解了不少關於紡織品生意的信息,但對於既無足夠本錢又無運作經驗的尹長興來,這更像是派不上什麽用場的屠龍之技,以他現在的情況並不適合入校

    尹長興唯恐自己見識不夠,還特地又找機會請教了俞成禮,但俞成禮的回答也同樣讓他失望,認為以他的情況並不適合經營紡織品這類大宗貨物,就算想要入行,那最好也要等俞成禮在舟山開設了商行之後,先在店裏幹個一年半載,真正熟悉了這一行的運作之後,再考慮自立門戶的事情。

    俞成禮所給出的意見可算是十分仁義了,明知尹長興來舟山的目的就是為了有朝一日能自立,也還是願意拉他一把。

    “這種大宗買賣門檻極高,又需要有人脈和渠道,一時半會急不來的。不然你換個行當,先從買賣入手,做力所能及的事。”俞成禮好心提醒,讓他不要過於激進。

    尹長興謝過俞成禮,但對“買賣”該從何著手,也還是沒有什麽頭緒。

    他這幾日在定海港附近的城區所見,市麵上大部分生意都是開門坐店的大買賣,所謂買賣大多就是支個攤子賣點吃的喝的,但尹長興又並無烹飪手藝,幹這行怕是更要賠本。

    這其實也是舟山特殊的貿易環境,來這裏做買賣的生意人,八成以上都是從事跨國貿易,經營規模自然不會太。話回來,主要依靠零售的買賣,也很難在定海港這種寸土寸金的地方長期維持下去。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