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2232章(2/3)

作者:零點浪漫字數:8718更新時間:2020-06-20 15:35:12

    “些許事,何足掛齒。至於李三少爺的行程,倒也不會每次都提前告知,隻是這次的情況比較特殊,所以發來電報告知了行程。”田征也不以此居功,在他看來的確是事一樁。李奈本就喜歡結交三教九流的人,而且來三亞就跟回自己家一樣,對會客方麵沒有什麽顧忌,以田征跟他的交情,要安排這樣的會麵並不困難。

    關於李奈的行程,田征這邊已經有了比較準確的消息。這次李奈來三亞之前,就已經由駐廣辦發來羚報告知了行程,因此田征算算時間,大概就是最近這一兩到港了。

    李奈之所以提前發電報告知行程,倒也不是拿架子要三亞這邊準備什麽迎接的儀式,而是因為他這次從廣州南下時順道押運一批重要貨物,到了三亞之後就要安排立刻轉運去南洋,所以先發個電報過來,讓這邊準備好下南洋的船隻和人手,免得在轉運環節耽擱太多不必要的時間。

    這份電文之所以會抄送給外事司,是因為李奈押閱這批貨貨主是荷蘭人,在三亞的轉運過程也會有荷蘭饒參與,因此李奈還是依足規矩,先發電報給外交部這邊報備,以免引起誤會。

    類似這樣的轉口貿易其實在三亞並不鮮見,不過有些國家一直都在官方的監管名單之內,荷蘭便是其中之一。

    由於早年間跟海漢有過多次武裝衝突,荷蘭跟海漢的關係一直都比較微妙。荷蘭人也知道僅憑東印度公司的武裝艦隊很難跟海漢日益壯大的海軍相抗衡,所以近年來也開始慢慢嚐試接受並加入海漢的貿易體係,成為海漢主導的貿易圈中的一員。

    當然這樣的轉變過程對雙方來都並不容易,荷蘭東印度公司無法像葡萄牙人那樣主動舍棄一部分現有利益,來換取海漢所提供的貨源與市場,因此他們在海漢勢力範圍內的貿易活動都得接受海漢官方的監管。

    荷蘭人也想了很多辦法來嚐試改變這種處境,比如尋求有實力的第三方商人充當代理商,代為采購一些受限製的商品,然後再轉越巴達維亞進行交易。但這種方案也還是會有弊端,真正有能力經營這種轉口貿易的第三方商家,立場基本都是傾向於海漢,並不會單純地為了經濟上的收益就站到荷蘭人一邊。

    所以荷蘭人也隻能默認了這樣的現狀,認同代理商向海漢報備貿易內容的做法,反正緊俏商品能買到一點是一點,終究是要比自己出麵顆粒無收的結果要好得多。

    而這次荷蘭人從廣州采購的特殊物品,是一批產自佛山的精鋼。雖然佛山的冶煉作坊不是海漢的產業,但海漢早就告誡了幾個西方國家,不允許他們直接從佛山大批采購鋼鐵。這一是為了海漢自家能長期壟斷鋼鐵市場,二來是考慮到安全因素,防止這些洋鬼子在殖民地偷偷摸摸地量產武器。

    原本荷蘭東印度公司並沒有這樣的需求,在巴達維亞附近也有鐵礦和冶煉作坊,可以自行產出所需的各種鐵製品。但幾年前與馬打藍國的戰爭中,這些位於巴達維亞外圍地區的設施要嘛被毀,要嘛就幹脆被馬打藍國占領,基本上徹底斷絕了巴達維亞自產鋼鐵的能力。

    這也是為何前兩年荷蘭人要來三亞跟馬打藍國競購武器的原因之一,一方麵是不能讓對手購買到太多的海漢武器,改變雙方的實力對比,另一方麵巴達維亞也需要補充武器來保證自身的安全,而海漢基本上就是這個時期唯一的武器來源了。

    畢竟要從遙遠的歐洲運來武器所需的時間太長,而且此時歐洲正在上演三十年戰爭,包括荷蘭在內的國家都打成了一鍋粥,根本難以抽出多少武器越東方來增援東印度公司的殖民武裝。東印度公司也隻能自行設法,就近尋找資源來解決武器短缺的問題。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