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2263章(2/3)

作者:零點浪漫字數:8978更新時間:2020-07-25 09:31:27

    因此外軍學員即便掌握了擲彈的技能,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也基本上不會有運用這項技能的機會,無異於是學了一項屠龍技。而之所以向外軍學員傳授這種屠龍技,是因為軍方認為這項訓練可以有效地提醒外軍學員,與海漢軍在武器裝備方麵所存在的巨大差距,以此來起到一定的震懾作用。

    這些學員自然在受訓期間已經見識過了手雷的威力,但在場觀看比武的嘉賓們卻未必能明白這個項目的意義,所以為了明這一點,海漢軍特地在校場另一端設置了一個的臨時靶場,演示手雷的威力。

    演示的方式也很簡單粗暴,圈出了十丈方圓的一塊區域,然後在不同距離上用架子懸掛起剛剛宰殺的肥豬,以其作為攻擊目標。擲彈兵從遠處的掩體後將手雷擲入到這個區域中,待爆炸後就可以觀察不同距離上的殺傷效果。

    “原本這項演示,我們是打算放在比武之後的裝備展示活動上來進行,但考慮到這項比武的觀看效果,最終我們還是決定提前進行展示。”顏楚傑言簡意賅地向坐在旁邊的貴賓們解釋了安排武器性能演示的目的所在。

    於是嘉賓們便看到了三枚手雷從擲出到爆炸的全過程,隻是他們的看台距離演示區較遠,爆炸的動靜雖然不,但無法聽到顏楚傑明的大多數嘉賓並不能立刻明白這項演示的意義所在。

    當然了,海漢軍方安排這個項目的用意主要在於震懾外軍,民眾能不能立刻看明白並不重要,隻要讓到場這些大人們明白海漢手裏有怎樣的先進武器就行了。

    架子上的肥豬被取下來,用板車越看台這邊,顏楚傑主動起身,邀請身邊的這些貴賓到近處查看殺傷效果。

    即便是蘇克易這種半個門外漢,在看到深深嵌入肥豬體內的彈片時也不免為之動容,而且越是靠近爆炸中心,所中的彈片就越是密集。按照海漢給出的明,這種被稱為手雷的武器爆炸後可產生數十枚鐵彈片,在三丈範圍內造成殺傷,即便是身著鐵甲,如果距離太近也同樣會被高速彈片穿透,其殺傷效果跟火槍彈丸相差無幾。

    可以想象在兩軍對壘之時,如果陣中被對手接連拋入這樣的武器,那所造成的殺傷效果大概也不會遜色於炮擊了,而這手雷不過拳頭大,重約半斤,攜行使用可要比沉重的火炮方便多了。雖然射程遠不如火炮,但在交戰距離較近或是地形較複雜的時候,這種武器的使用靈活性會更優於火炮,而威力又大於步槍,的確是一種令人不得不忌憚的武器。

    “剛才演示中所使用的這種手雷,僅僅隻是一個威力較的版本,而我們裝備到海漢軍中的手雷,份量會稍重一些,殺傷力和殺傷範圍也會更大一些。我們已經在遼東戰場上使用過多次,對這種武器的實用性和可靠性都比較滿意。”

    顏楚傑頓了頓接著道:“但也正因為這種武器非常危險,所以在今的擲彈比試中,我們不會使用實彈,以避免發生意外。”

    顏楚傑所給出的理由僅僅隻是一個搪塞眾饒法而已,實際上這些外軍學員也從未接受過實彈的擲彈訓練,這不僅是訓練風險的問題,同時也是借此保守技術機密,比如拉掉撞針擲彈出手之後的爆炸時間,這對於擲彈手估算飛行時間和選擇擲彈拋物線都很關鍵。

    事實上手雷在這個時代的世界也不是什麽新發明了,北宋的“震雷”就是外殼由生鐵所鑄,內裝黑火藥,用引線引爆後使用破片殺尚人,可算作手雷鼻祖。明末也有一種用作守城的

    爆炸式武器,稱為“萬缺,但這玩意兒重達數十斤,想靠人力投擲顯然不行,隻能放在城頭使用。

    而歐洲在15世紀也出現了裝黑火藥的手榴彈,到17世紀中葉,便出現了野戰手榴彈,並且有專門使用這種特殊武器的兵種擲彈兵。如果從時間上來看,西方的進程可能也就比海漢慢了十來年而已。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