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2388章(2/3)

作者:零點浪漫字數:8142更新時間:2020-12-03 01:40:50

    陳一鑫道:“那就趁這個機會,再給孫真運一些物資過去。”

    孫真的電報限於篇幅,隻講了抓獲奸細的事情,卻沒提已從當地官府獲得了幾千斤糧食的援助,而且抓獲清軍奸細的過程中也順便收繳了三車糧食。這兩樁買賣加起來所收獲的糧食,比他們本來從福山縣帶過去的更多,足以支撐他們在福山縣多駐紮四五十了。

    郝萬清道:“雖然孫真那邊抓了一批人,但我們現在也沒法確定難民營是否有奸細混進來。我晚點去一趟難民營,作一下部署,就算真有人混進來了,也不能讓其在難民營裏鬧出事情。還有,本地駐紮這點兵力怕是不夠應付後續的難民潮,我建議再從外地調些部隊過來,要快!”

    陳一鑫點頭道:“那我們的想法倒是不謀而合,我正打算通知朝鮮那邊,再調一些部隊過來幫忙。”

    海漢在北方駐紮的部隊主要部署於遼東金州、山東福山縣,以及朝鮮大同江基地三處地方,其中福山縣是駐軍兵力最少的一處。這次也是從朝鮮調來了孫真所率的步兵營,才堪堪先穩住了局麵。但照目前局勢走向來看,孫真帶過來的部隊顯然還難以保障福山縣的安全,必須得盡快增兵才行了。

    雖然遼東局勢因為海漢拒絕滿清的停戰攤而顯得有些緊張,但海漢在當地據險而守,隻要守著地峽防線不主動出擊,清軍即便發動大規模攻勢也不太可能在短短數日內攻克金州的險地形。

    而朝鮮的內亂基本已經平息,目前也不需要在當地駐紮大量部隊來維持其國內的穩定,倒是可以再調動一些部隊來福山縣應急。

    當然隻進不出也是不行的,福山縣的承載能力有限,必須得在山東難民到來的同時,向其他地方運出難民,以此來實現異地安置。

    目前已經來自金州和朝鮮方向的數十條民船集中到了芝罘港,加上本地大大能夠出海的船,約莫有百餘條帆船可以承擔運輸難民前往南方的任務。不過這樣的運力看似不少,但對於即將出現在福山縣境內的大量難民而言,仍然會出現運力不足的情況。

    陳一鑫道:“石迪文發了電報過來,第一批船昨已經從定海港啟程北上了,大約有三十艘船,後續還會有更多的船從福建、澎湖、台灣等地抽調出來,組成船隊趕來山東。另外南方來的船也會運來我們所需的糧食、藥物、帳篷等物資,我們再撐個十半個月應該就會慢慢好起來了。”

    郝萬清笑道:“想必各地聽到山東這邊有大量難民的消息,都是連夜就行動起來了!”

    “是啊,都想早些趕過來,就能多拉些人走嘛!”陳一鑫也笑著附和道。

    海漢這些海外殖民地如此積極地展開行動,當然不是為了做好事賑濟難民。所有海漢治下的殖民地都有一個共同的需求,就是人口,這對海漢來才是真正的稀缺資源。

    相較於其他國家和地區的人種,來自大明的漢人融入海漢的難度無疑是最低的,所以海漢一直以來獲取人口的主要渠道,便是通過各種渠道從大明爭取移民。但和平時代可沒那麽多人願意背井離鄉到海外定居,所能收羅到的移民數量遠遠跟不上海漢的發展需求,一些特定領域或者有特殊技能的人才,吸引其選擇移民的成本更是十分高昂。

    而獲取移民成本最低的方式,毫無疑問便是戰爭難民了。無論是早期從安南內戰中獲得的大量安南難民,還是後來從大明北方獲得的山東、遼東難民,都是此類操作的典範。

    這些難民中的絕大多數人都已在海漢紮根,為海漢國的迅速崛起貢獻了一份力量。但海漢重點發展的工農業都是勞動密集型產業,所需的勞動力缺口極大,幾乎永遠都不會有夠用的一。特別是起步較晚的各個海外殖民地,更是需要大量勞動力來完成前期的基建、屯田等大工程,對於人口的渴求要遠遠超過海漢本土。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