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2435章(2/3)

作者:零點浪漫字數:8350更新時間:2021-01-23 04:34:32

    這麽的銀子,當然並不是全部都發到了前線將士手中,或是用作增加軍備,修築城防。各級官僚和將領,其實都會在經手遼餉的時候揩油。盡管朝廷也想了許多辦法,如派出官員監督遼餉從征收到發放的整個過程,但終究環節太多,根本就堵不住遼餉從各種渠道大量流失出去。

    支援遼東邊關的遼餉,用於鎮壓農民軍的剿餉,以及組建操練地方武裝的練餉,這三餉加派的數額遠遠超出了正統的賦稅,以至於很多地方的農戶傾家蕩產也無法繳清這些亂七八糟的苛捐雜稅,最終失去土地淪為佃戶、奴仆,甚至變成流民和匪徒。而與此同時,北方邊防並未因為軍費開支的增加就得到顯著的加強,反而是在滿清武裝年複一年的攻擊之下愈發變得脆弱不堪。那麽多的銀子收上來發下去,到底對加強邊防起到了多大的作用,大概隻有天知道。

    大明朝堂上當然也不全都是糊塗蛋,這樣無限製地向平民增加賦稅的後果,他們並不是毫無察覺,由此引發的惡果正在逐年顯現出來,而且正朝著失控的方向發展。但為了維護統治,軍餉決不能停,朝廷又沒辦法將征收賦稅的範圍擴大到權貴階層,隻能從別的地方想辦法增收。而最簡單的辦法,當然就是看當下國內哪裏最為富庶,來錢速度最快了。

    這個問題當然不難找到答案,如今大明國內有很多地方都陷入了內亂之中,特別是以中原為中心的區域,最近這些年裏幾乎就沒消停過,社會經濟早已瀕臨崩潰。而經濟狀況較好的自然就是那些沒有被戰火波及到的地區,尤以東南方向的沿海地區為主,如江浙地區、福建漳泉兩州、兩廣珠江流域等等,依靠較為發達的海上貿易,成為了大明當下最為繁榮的地區。

    但福廣地區如今對朝廷來說,卻是有些鞭長莫及的意味。兩廣因為毗鄰被海漢占去的海南島,被滲透得最為徹底,朝廷在當地的官員任免如果沒得到海漢的認同,很難安安穩穩地完成任期,而且如果要直接插手當地貿易事務,也很可能會激怒海漢,甚至引發戰事,所以從一開始兩廣地區就沒有被列入考慮範圍。

    而福建地區已經有了許心素這個土皇帝,將當地經營得如同國中之國一般,許心素在福建的影響力絲毫不亞於分疆裂土的藩王,朝廷要插手當地事務的難度也不比兩廣地區差多少,一個不小心可能就會給許心素創造出造反的借口,到那步田地可就沒法收拾局麵了。所以就算知道許家富可敵國,經營著許多能賺大錢的產業,朝廷也隻能眼饞,卻沒法讓許家老老實實把這些好處吐出來。

    福廣地區都動不了,也就隻剩下江浙了。但問題是當地雖然富庶,大部分財富也同樣是集中在少數社會上層手中,而這些權貴一向都不是承擔賦稅的主力,朝廷要給這些人直接加派賦稅的難度其實相當大。楊嗣昌通過所掌握的信息,想出了一個解決辦法,就是將江浙地區的海上貿易,特別是國際貿易部分,收歸到官府手中進行管理,再從中抽取部分利潤納入國庫充作三餉。

    當然了,征稅這部分肯定不是向自己人收,而是來這個地區做買賣的外國人——比如說占領了舟山島的海漢人就是極好的目標。而過去形同虛設的市舶司,今後可能會變成權力巨大的衙門,將所有跨境貿易全部納入監管範圍。

    寧波府距離舟山最近,自然也就首當其衝地成為了楊嗣昌的目標。而知府曲餘同與舟山當局的密切關係並不是什麽秘密,楊嗣昌如果要推行自己的新政,那肯定就不能讓曲餘同繼續掌管寧波。雖然這樣做可能會得罪某些人,但寧波每年通過國際貿易創造出的利潤驚人,足以讓楊嗣昌忽略潛藏的矛盾危機,開始策劃安排頂掉曲餘同的計劃。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