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2468章(2/2)

作者:零點浪漫字數:4350更新時間:2021-03-02 00:18:00

    但滿清現在已經失去了黃海渤海地區的全部出海通道,因此如今就連食鹽也得要通過與海漢的貿易來獲取,對這層貿易關係的依賴度也比前幾年更高了。而與之形成對應的是,海漢的各種商品價格都水漲船高,滿清在以物易物的貿易中隻能拿出更多的東西來換取自己所需的貨物。

    類似鹽、茶、煙、酒、糖這些商品,此時的價格就比一年前翻了至少一倍以上。這就意味著以馬牛羊等牲畜為主要資產和輸出商品的滿清,其資產價值在很短時間內就發生了大幅貶值。

    對於滿清這種剛剛進入封建社會時期不久的國家來說,幾乎從未經曆過這種經濟危機,也缺乏有效的應對方法,在不能切斷貿易往來的情況下,也隻能硬生生地被海漢以剪刀差的方式收割財富。

    如果滿清此時能夠再多幾個貿易對象,那或許還能緩解這樣的狀況。但問題在於與其相鄰的國家就這麽幾個,除了海漢之外幾乎全是不死不休的仇敵,此時根本無法開啟別的貿易渠道,沒有其他可供選擇的貿易對象。

    當然了,即便大明和朝鮮願意與其貿易,那些海漢所獨有的商品也難以通過別國渠道買到,最終仍然還是得求到海漢這邊,老老實實地按照海漢的條件進行交易。

    陳一鑫在遼東買進賣出,收割滿清的財富,這中間所獲的利潤比例甚至遠遠超出了與大明的貿易。

    同時滿清的國力衰退也造成了大量漢人自發經由山區往南逃難,陳一鑫現在無需發動軍事行動,每年便有成千上萬的漢人自行湧入遼東半島地區,選擇投靠海漢獲取庇護。

    與此同時,海漢在朝鮮北部的經營也已經開始進入到收獲期。大同江下遊以海漢軍事基地為中心的產業區初具規模,每年的產出占到朝鮮鹽產量的三分之一,鐵礦石產量的五成,煤炭產量的五分之一。

    而這一地區隨之發展起來的造船、冶煉、兵工等等產業,更是憑借引入海漢的先進生產技術,成為了朝鮮半島的工業中心。雖然這裏的技術水平還遠遠無法與田獨那樣的地方相提並論,但對於17世紀的朝鮮來說,卻已經算是超越時代的存在了。

    但朝鮮國其實並未完全享受到這些先進技術所帶來的好處,在海漢的嚴格管控之下,朝鮮國隻能優先獲得這些地方的產出,卻無法自行掌握其生產進程。當初李凒自作主張發兵攻打滿清的影響依然未能消散,哪怕他後來用了各種辦法來表明對海漢的臣服,但執委會已經認定這個國家不能給予百分百的信任,因此在類似航海、軍事、金融、文化等領域對朝鮮製定了極具針對性的管控措施,以保證這個藩屬國不會再有逾矩的行為出現。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