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2469章(2/2)

作者:零點浪漫字數:4194更新時間:2021-03-03 00:01:00

    與文化領域相比,海漢在金融貿易領域的進度還要更快一些。從海漢遠赴朝鮮開展跨國貿易和從事經營項目的商人不僅財力充足,而且大多背景深厚,要麽有大型財團在背後撐腰,要麽有一定的官方背景,甚至很多商人根本就是在替海漢高官打工辦事而已。

    這些來自海漢的商業機構在航運方麵的優勢十分明顯,朝鮮本土商人想要經營跨國貿易,在運費成本方麵就根本無法與之進行競爭,大多隻能經營國內的分銷部分,這就相當於進出口貿易的對外渠道都掌控在了海漢手中。

    而根據兩國合作協議中的規定,雙方互免所有貿易關稅,由於朝鮮商品進出口的過程其實都是由海漢商業機構完成,這種優惠措施就給海漢工業品的湧入創造了絕佳的貿易環境。

    而隨之所帶來的後果,便是朝鮮國內的手工業遭受猛烈衝擊,類似紡織、冶煉等行業,都跟印刷書籍的書坊一樣,很快就被來自海漢的廉價工業品擠壓得無法經營了。

    這也正是海漢執委會對朝鮮國的控製手段之一,掐斷這個國家發展手工業的苗頭,使其長期保持在單純的農業社會狀態下,作為一個純粹的資源供給地存在,這樣海漢就可以通過工業品對農產品之間的剪刀差,來輕鬆實現對朝鮮的財富收割。隻要朝鮮的社會形態和生產力水平不出現大的變化,那麽這種收割方式就可以長期持續下去,甚至持續到幾百年後也不是問題。

    當然了,為了保證朝鮮的穩定,海漢也會向聽從指揮的這部分社會上層人士提供足夠的好處,讓他們能夠從這種剪刀差貿易中獲得收益,並且保證他們在朝鮮的社會地位能夠一代一代地傳承下去。

    培養買辦階級這種手段,執委會在穿越初期就已經在大明和安南使用過了,對此早就有了一套完整的方案,在朝鮮取得的成果也相差無幾。隻要能壟斷一種或數種商品的進出口渠道,就足以讓某個權貴家族賺個盆滿缽滿,而試圖反抗海漢這種商業模式的人,則會被視為破壞階級利益的異類,很難在朝堂上長期立足。

    眾怒難犯,就連李氏王族也無法免俗,國王李凒隻能對海漢的商業手段裝聾作啞,他也知道如果自己想要幹涉進出口貿易,那就會牽動到太多人的利益,甚至會因此而影響到自己的王位。

    就算朝堂上還是有不少官員堅定地支持他,但一想到在遙遠的海漢國還有一位隨時都能替代自己統治朝鮮的兄弟,李凒就打消了所有不安分的念頭。但其實李凒也知道,隨著時間的流逝,朝堂上下依附海漢的官員隻會越來越多,今後自己的話語權也會越來越弱,直到慢慢變成了昌德宮裏的一具傀儡。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