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2544章(2/2)

作者:零點浪漫字數:4110更新時間:2021-05-20 01:31:04

    要解決這些問題,工業部門就得從增加開采規模開始做起,而這又涉及到投入更多的礦山機械,招募更多的礦工,增加礦場運力,提升冶煉技術等等一係列的措施,每一項措施又得麵對一堆新的問題,短時間內很難得到有效的改善。

    第三就是最根本的問題所在——經費。解決前兩項問題需要花費大量的金錢,之後才有可能實現軍隊裝備的更新,但這又談何容易。如果海漢將有限的資金預算用於提升兵器工業的水平,那麽用於海漢軍的軍費預算就隻能被壓縮了。

    新式的武器雖然作戰性能得到提升,但其造價、維護,以及用於作戰的費用,也會隨之水漲船高。而海漢軍目前在東亞地區已經幾乎沒有實力相當的對手——至少在海漢軍後勤所能覆蓋的區域內是沒有的。而且大明和滿清兩大主要對手也相繼投降,海漢軍的作戰任務比起前些年減少了許多,這也就導致了執委會對於不斷升級武器裝備的意願並不是特別強烈。

    在海漢軍的武器裝備尚有較大技術優勢的前提下,執委會更希望先維持現有的裝備,根據新式武器的實際產能和部隊的作戰需求來逐步完成部隊的換裝。

    當然這個過程就會比較漫長了,海漢兵工迄今仍在製造造三十年代研製的武器。即便戴成榮所指揮的七師二團算是東海大區的精銳部隊之一,也不可避免地仍在使用二十幾年前定型生產的武器。要知道三三式步槍開始列裝海漢軍的時候,哈建義也才三歲而已。

    四八式步槍雖然作戰性能更好,但因為使用了金屬殼定裝彈,光是使用成本就較三三式高出不少,海漢軍在現階段也隻有少數部隊列裝了這種七年前研發的步槍。如果不是石迪文推動了遷都計劃,提升了杭州地區的重要性,那戴成榮部裝備新式步槍的進度可能還要比現在慢得多。

    當然了,駐守海外的部隊在這方麵的難處,哈建義其實是很難體會到的。畢竟三亞地區的衛戍部隊自然都是裝備精良,一向都是新式武器最先列裝的部隊,如今為了便於在三亞城區內快速機動,甚至還裝備了數台使用柴油發動機作為動力的運兵卡車,這都是海外部隊可望而不可及的待遇。

    所以當哈建義聽到戴成榮說二團仍有一半的部隊在使用三三式步槍,他心裏還咯噔了一下,暗道東海大區連光榮級戰艦都造出來了,按理說不該缺錢才對,怎麽這戴成榮的部隊還有這麽多老式武器。

    戴成榮看他表情就猜出了七八分,當下自嘲道:“哈大人,我們這陸七師可比不了東海艦隊的待遇,沒那麽多的軍費預算能用來更新裝備!”

    哈建義道:“看來石大人還是有所偏袒!”

    戴成榮搖頭道:“倒也不能這麽說,石大人也有他的難處!”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