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2628章(2/2)

作者:零點浪漫字數:4216更新時間:2021-09-06 01:17:35

    朱子安好奇問道:“剛才聽各位談論,除了朝鮮、日本、琉球、安南這些離得近些的國家,還有不少國家遠在萬裏之外,想必來此貿易的利潤十分豐厚,才會吸引他們不畏艱險來到這裏吧?”

    哈建義點點頭道:“那是當然,他們從我海漢國販運回去的各種商品都不愁銷路,少則三四倍收益,有十倍八倍利潤的也毫不稀奇。”

    說到這個話題,可就是陶弘方的專業領域了,他順著話頭接道:“每年在舟山完成的貿易當中,有四成是與外國商人進行的跨國貿易,所以你可以看到,這裏有很多由外國商人經營的商棧和店鋪。對他們來說,這裏就是一個巨大的聚寶盆,可以源源不斷地向他們提供財富。”

    朱子安道:“如此說來,想必官府也能從中獲得不少稅賦?”

    陶弘方道:“獲得稅賦隻是一方麵,貿易活動所帶動的社會生產,才是官府真正看重的東西。”

    朱子安聽得一知半解,他不太明白什麽叫做社會生產,但又隱約能懂得陶弘方要表達的意思,海漢官府所看重的不隻是從交易過程中收取的稅,還有因為這些貿易活動所帶來的附屬效應。

    這個道理並不難懂,但朱子安不太明白的是,既然有這麽多的外國商人願意匯聚到這裏從事跨國貿易,那為何在大明統治時期沒有出現這樣的景象?

    朱子安將自己心中的疑問道出,陶弘方耐心地繼續向他說明道:“大明統治時期對海上貿易的管控非常嚴格,所以絕大部分跨國貿易隻能以走私的方式進行,而這樣一來,官府無法從中得到實際的好處,自然也無法讓這些貿易活動得到朝廷的解禁。”

    朱子安皺眉道:“既然有利可圖,朝廷為何不放開禁止,發展跨國貿易?”

    這時候哈建義重新接過了話頭:“原因很簡單,因為朝堂上那些人沒有掌控局麵的能力。他們擔心外國人會像倭寇一樣禍害地方,也害怕富起來的海商們會發展出實力可怕的私人武裝。官府從跨國貿易中收的那點稅,好像遠遠不能平衡由此產生的風險,既然無法監管,所以幹脆就一刀切,全麵禁止,這樣上上下下都少些麻煩。”

    話很難聽,但事實的確是如此,大明自朱元璋始,便認為國家的根本在於農業,而跨國海上貿易隻會帶來動亂,所以頒布了嚴格的禁令,封鎖沿海港口。直到隆慶年間,朝廷才開始逐步解禁,但仍然隻開放了有限的幾處港口可從事跨國貿易,同時對貿易活動征收商稅。

    這種嚴格的限製讓大明失去了寶貴的發展機會,而同時期的西方國家卻趁此階段完成了全球範圍內的殖民和貿易布局,對海洋的利用效率大大超過了大明。直到朱子安來到舟山島上,他仍然不明白為何海漢能將這裏經營得如此繁榮,而大明又是輸在了何處。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