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2653章(2/2)

作者:零點浪漫字數:4254更新時間:2021-10-05 00:00:28

    石成武聽到這裏,心中卻在暗暗琢磨另外一件事。如果以地理環境而言,漢城與杭州倒是有某種程度的相似,都是位於大江下遊接近海岸的地方,也都缺乏天然良港來充分利用海上運力。

    不過海漢有能力在距離杭州不遠的寧波營建陸海轉運中心,有舟山定海港這樣條件成熟的綜合港口可加以利用,後期還會有貨運鐵路來解決杭州地區的物流問題,發展前景必然要遠勝眼前這座傳統城池。

    王安國提問道:“既然我國在本地有如此之多的產業,那想必靠這些產業吃飯的本地人也不少吧?”

    符力點點頭道:“僅是接受雇傭,為這些產業打工的本地人,就至少有七八萬之多。直接和間接受益於這些產業的人口,更是遠大於此。當然了,這些隻是民間的狀況,真正受益最大的群體,還是那些手裏掌握著各種權力的王公貴族和朝廷重臣。”

    這中間的情況無需符力詳細說明,石王二人當然也能理解其中的含義,因為他們自己就屬於這樣的既得利益者。

    那些利潤最高,最容易被壟斷經營的產業,必然都是掌握在有權有勢的人手中。這樣的情況不管是在朝鮮,還是在別的地方,其實並無太大區別。

    車隊從漢江江岸一路向北,穿過漢城城區,終於抵達了北漢山南麓的王宮。

    目前的王城宮殿群,大多是在1592年的壬辰倭亂之後重新修建。當時倭寇僅用時十九天,便攻陷了漢城,而景福宮、昌德宮、昌慶宮等主要宮殿群,也都在戰亂中被全部焚毀。

    不過壬辰倭亂之後沒過幾年,後金便開始了對朝鮮的入侵,迫於戰爭壓力的朝鮮王室也拿不出多少資金來重建王城宮殿,因此李倧在位期間也基本沒享到什麽福,居住環境甚至還比不了江華島上的行宮。

    李凒登基之後,朝鮮因為與海漢通商的關係,經濟狀況也在逐年好轉,總算是能騰出手來慢慢重建宮殿了。這十幾年下來,也基本恢複了王城宮殿群的原貌。而且因為朝鮮脫離了大明的掌控,也不用再遵守以前的君臣規製,在李凒的授意之下,新建的宮殿規模比以前還大了一些,看起來也不像江華島行宮那麽寒酸了。

    目前李凒的的正宮便設在景福宮,宮內有勤政殿、思政殿、康寧殿、交泰殿、慈慶殿等宮殿建築。李凒為海漢使團所準備的宴席,便設在景福宮內一處人工湖邊上的慶會樓。

    慶會樓雖然帶個樓字,其實也隻有上下兩層而已。這地方專門用於國王設宴招待群臣或者外國使節,相當於是個禦用宴會廳。

    這種外交宴會因為涉及兩國關係,儀式繁雜而冗長,加之出席人數眾多,也不便交流一些比較敏感的話題,所以對於海漢使團的年輕官員們來說,這並不是一個令人愉快的場合。

    (本章完)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