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2771章(2/2)

作者:零點浪漫字數:4320更新時間:2022-02-13 23:28:15

    石成武點點頭道:“但內河的輸送能力有限,特別是那些人工運河航段,水深不夠,往往無法通行大船,河道也極為狹窄,遇到運輸高峰期,甚至可能會在運河上形成擁堵。我們是不是能找到更好的運輸方式,從內河漕運分攤一部分運量?”

    朱子安豈能聽不懂他的意思,當即便應道:“石兄說的是海運吧?但大明實施海禁,至隆慶年間方才逐步放開,而此時漕運體係早已成型,想要改變運輸方式已經十分困難。也就隻有部分軍糧,是由水師從海上運去北方,絕大部分公糧仍是走內河漕運的老路。”

    石成武追問道:“明明海運效率更高,運費更低,為何就改不了?”

    朱子安歎道:“在下以為,還是因為利益所致。百萬漕工,衣食所係,若是將漕糧交給海運,這數萬人的生計可就堪憂了。而且漕運沿線州府,大概也不願放棄這塊香饃饃,所以要改漕運為海運,必然會在朝堂上遇到極大的阻力。”

    石成武點頭道:“子安還是看得挺明白的。漕運的根本問題也正在於此,如果我們將運輸方式逐步改為海運,就可將原本由漕運負責的航段大大減少。等漕運的作用沒那麽重要了,推動改製的阻力就會小得多了。”

    石成武所說的道理並不複雜,但大明很難實施這樣的方案,特別是在海漢出現之後就愈發不可能做到了。因為海漢僅僅用時十年左右,便已控製了大明海岸線上類似福建海峽、長江口、渤海灣這些戰略要地,大明已無法再保證海上運輸戰略物資的安全性,隻能繼續依賴效率相對偏低的內河漕運。

    而如果要說改變這樣的局麵,還真就隻有海漢能夠做到。海漢如今的海運能力已經超過了曆史上的任何一個朝代,南北之間的大宗物資海運也早就輕車熟路,把漕運體係的運輸任務遷到海上,已經不僅僅是理論上的可能性。

    石成武繼續說道:“海運速度更快,運費更低,運力更大,航線和貨船都是現成的,跟內河漕運相比,優勢非常明顯。”

    朱子安問道:“如果照此行事,必定會引發大量漕工失業,應當如何避免這些人變成流民?”

    石成武道:“所以我先前說了,此事隻能徐徐圖之,一邊推動漕運向海運轉化,一邊吸納失業的漕工。類似長江、珠江、錢塘江、黃河、遼河這些內河水係,通航條件上佳,都有極大的發展潛力,今後仍需大量船工水手,正好可以吸納漕運體係的裁員。但若要降低影響,平穩過渡,沒個三五年是不行的。”

    朱子安歎道:“若是三五年時間就能解決這百年頑疾,那也很劃算了。石兄這番指點,真是讓我受益匪淺!”

    石成武道:“隻要找到問題根源,就不難製定解決方案。不過在實施這套方案之前,還有一個必須要達成的先決條件。”

    (本章完)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