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2841章(2/2)

作者:零點浪漫字數:4186更新時間:2022-08-08 04:25:11

    這點產能除了滿足生活所需,真正能用於兵工製造的部分極為有限。鑄幾十門重炮,造點火槍,剩下的打造幾百副盔甲,刀槍劍戟之類的冷兵器再來點,產能就耗得差不多了。想要武裝起一支萬人規模的強軍,估計都得好幾年才能完成。

    而北方大區在鞍山、遼陽、本溪一線所開采的鐵礦規模相當可觀,就目前的開采能力而言,已探明的儲量足夠挖到幾百年之後。隻要官府願意投入更多資源來提升煤鐵礦產能,那鋼鐵產量也會水漲船高隨之上漲,在很短時間內就能將滿清的鋼鐵產能遠遠拋在身後。

    “對麵現在還是比較落後的作坊式開采,他們又不可能得到我國的礦山機械設備,所以我認為在可預期的一段時間內,他們的鋼鐵產能都不足以支撐起獨立的兵工產業。”

    陳一鑫的看法還是比較偏向於樂觀,他認為雙方在技術方麵的差距並不是那麽容易拉近,即便滿清在努力偷師學藝,但隻要沒跨入工業化生產的門檻,就不可能有真正意義上的提升。

    翌日,陳一鑫繼續陪同白克思視察金州。

    東江殖民區是海漢在收服東江鎮之後,特地在金州規劃出來用於安置皮島軍民的一塊地區。這塊區域毗鄰金州灣,地勢平坦,海漢接手時又沒有土地歸屬紛爭,用來安置這批移民再合適不過。

    值得一提的是,東江殖民區的位置距離金州大營非常近,騎兵轉瞬即至。

    白克思上次來金州的時候,這裏還隻是由眾多帳篷和窩棚組成的臨時定居點,就連基本的生活設施都還比較缺乏。不過二十年後故地重遊,這裏卻已是另一幅完全不同的麵貌了。

    數個村鎮錯落有致地分布於這處臨海平原上,村落周圍阡陌縱橫,全是整齊劃分的大片田地。若不是知道本地曆史,很難想像這裏二十年前還隻是一片十室九空的戰後廢墟。

    民政官金平向白克思等人介紹道:“東江區在六年前已經改區為縣,如今下轄五個鎮,人口三萬一千。除了各位大人所見的農田之外,東江縣的漁業也發展得相當不錯,大小漁船有三百多艘。”

    事實上除了耕種和捕魚之外,東江民眾還有一個從業方向,便是參軍入伍。大明時期的東江鎮本就是軍民一體,幾乎所有青壯都有從軍經曆,而北方大區收服東江鎮之後,雖然將其全部遷至金州劃地安置,並對其原部進行了篩選和整編,但也沒有刻意改變東江鎮的傳統,依然允許東江子弟繼續報名參軍。

    而這一傳統也的確很好地保留了下來,十幾年來至少有數千東江子弟陸續在海漢軍中服役,成為遼東駐軍的一大主要兵源。其中有不少人在服役期滿之後仍然選擇了繼續留在軍中,以職業軍人為業。

    (本章完)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