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2850章(2/2)

作者:零點浪漫字數:4296更新時間:2022-08-08 04:25:14

    後金軍在努爾哈赤的指揮下,早在1621年就攻占了遼陽,並且隨後便將都城從北邊的赫圖阿拉遷到這裏。不過遼陽作為後金都城的時間不算太長,僅僅四年之後,努爾哈赤又下令將都城遷回北邊的沈陽。

    但即便如此,後金乃至之後改了國號的滿清對遼陽城都十分重視,對城防進行了大規模的翻修加固,將這裏作為沈陽外圍的一處要塞來經營。所以海漢軍前幾年攻到這裏的時候,還是頗費了一番工夫才攻克了城池。

    當時海漢軍雖然攻勢凶猛,但對於這種城防完備的堅城仍然十分頭疼,大規模的炮轟持續了數日,才終於攻破了遼陽城。據戰後的統計數據,海漢軍在攻城期間向遼陽城發射的炮彈竟然多達三千多發,可見當時戰況之激烈。

    而且由於遼陽城的特殊結構布局,海漢軍攻破城池之後,清理城內殘餘守軍也頗為吃力,攻下這裏所花費的時間,要遠遠超過了蓋州、海州這些地方。

    不過海漢並不打算繼續將這裏當做軍事要塞來經營,所以戰後也沒有對損壞的城防工事進行修補,甚至還拆掉了大段破損的城牆,以拓寬進出城的道路。

    這樣的安排倒也無可厚非,畢竟遼陽今後的定位是重工業中心,距離北邊的邊境還有幾百裏,海漢與滿清早就攻守異位,確實也沒有必要再在此地囤兵了。

    自遼陽以北到沈陽,全是一片開闊平原,以前是沃野千裏,但因為滿清向北撤退時將人口悉數遷走,如今這裏的良田大部分都因為無人耕種而拋荒了,這也從側麵再一次印證了遼東地區嚴重缺乏勞動力的現狀。

    “從蓋州到沈陽這一線以西的遼河平原,如果用來屯田種糧,養活百萬人也不在話下。遼東什麽都好,就是人口太少。沒有勞動力,再好的產業都隻能緩慢發展。”

    陳一鑫無時不刻都在提醒白克思一行,隻有解決了遼東的人口問題,才能讓這片物產豐富的地區步入發展正規,為國創造財富。但白克思所要權衡的,卻不僅僅隻是人口問題而已,為此所產生的連帶反應,才是他需要認真考慮的問題。

    遼陽至沈陽間的官道維護得極好,據說這一大半的功勞還得歸於滿清。為了保證這兩地間物資和人員的輸送效率,滿清對長達百裏的官道進行了大幅度的翻修,基本上就差沒做路麵硬化了。

    而北方大區的交通規劃還不止於此,除了原有的官道之外,陳一鑫還打算要在沈陽與遼陽間修建貨運鐵路,以便能將沈陽附近所產出的煤鐵也運到遼陽進行加工作業。要知道沈陽附近的煤鐵礦藏資源,可是一點也不比遼陽這邊少。

    不過這項影響深遠的大工程,目前也麵臨著與其他規劃中的工程同樣的問題——要開工這條鐵路,起碼先得集中幾千民夫才行,但這對北方大區來說,可要比籌備工程所需的資金難多了。

    (本章完)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