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百六十七章 阿穆爾河新氣象(三)(4/4)

作者:孤獨麥客字數:11170更新時間:2019-02-06 01:11:16

    中國在阿克賽欽進可以製服亞洲中部內6地區的各國,退可抵擋亞洲中部內6地區的各種勢力的滲入。所以到9年1月為止的幾十年來,不管印度怎麽展軍事,印度都處在被動防守。阿克賽欽牢牢控製著印度,保證了中國西南後方和新疆的幾十年的安全,同時牽製了印度大量的人力和資源,大大延緩了印度的展。

    實際控製阿克賽欽邊界,使中國能在安全的環境下展了幾十年。隻要阿克賽欽邊界由中國控製的這個狀況保持下去,印度還要被迫處於戰略防守,還有巴基斯坦牽製印度,因此印度很大程度上受製於此,導致戰略被動局麵。

    巴裏加斯(parigas),自古以來都是中國固有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現在是中國和印度西部邊境中的一塊爭議領土,麵積約1,9平方公裏,包括基古納魯河、烏木隆、碟木綽克(dehk)、果洛等地區。位於獅泉河以西,現除東部的典角村外,大部由印度控製。

    巴裏加斯中國固有領土,位於西藏阿裏噶爾縣西北,為獅泉河河穀,距傳統習慣線18公裏

    巴裏加斯地理位置

    巴裏加斯地理位置

    ,現被印度非法侵占。

    巴裏加斯地區位於傳統習慣線中國一側,包括基古納魯河、烏木隆、碟木綽克(典角)、果洛4塊地方,麵積約19平方公裏。巴裏加斯地區曆來為中國所屬,中國牧民自古以來就在傳統習慣線中國一側卓普河西岸的牧場、溫泉溝放牧。巴裏加斯的“神山”一帶尚有中國劄西崗寺院的土地,由典角百隆耕種,至今從未間斷。西藏和平解放後,中國邊防部隊即沿著傳統習慣線守邊巡邏。1954年在典角設立邊防檢查站,以後撤至劄西崗地區。

    1955年5月,印軍占駐巴裏加斯。1月4日中國邊境工作組人員抵巴裏加斯。印軍當年撤回。1956年,印軍設卡於巴裏加斯以南卓普河西岸,與中國駐巴裏加斯克邊防分隊隔卓普河相對峙,雙方約距65米。

    該河穀寬-米,河穀有公路往東提通列城,兩側為高山。

    地形

    地形

    狀況

    印軍查謨——克什米爾國民軍第七營入侵該地,建立據點6處,企圖長期占領並作繼續蠶食其它地區的基地。6中印邊境戰爭中,中國人民解放軍收複該地,後又被印度再次非法侵占。

    巴裏加斯北部基本由印度占領,南部山區s無人區。目測大約7%為印度控製。

    中方的典角村

    河對岸的北邊為印度村莊。

    典角以南的印度河東岸是中方控製,中方在河上有建議橋梁通方便牧民往東岸的草場。

    中國方麵認為該區域位於中印傳統習慣線中方一側,屬於西藏阿裏地區噶爾縣的一部分。印度方麵一般以碟木綽克為該地區代稱,認為該地為查謨-克什米爾邦拉達克列城行政區的一部分。(未完待續。)8

    &l;/br&g;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