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百四十章 苦難的行軍(一)(2/3)

作者:孤獨麥客字數:7466更新時間:2019-02-06 01:15:42

    而這條所謂的正在修建的道路,則是一條鐵路,是由交通部投資的,每年投資額一百萬元,部分由交通彩票解決,部分從其他項目的資金中擠出。義成地區行署對於這個從而降的項目簡直樂得合不攏嘴,他們的義成鐵路全線通車沒多久,為此還欠了一屁股債,正愁下一階段該怎麽發展呢。結果幸福的餡餅從而降,交通部決定修建一條“行軍鐵路”,這條鐵路從成皋鎮出發,一路向北經陽翟鄉、汜水鄉(位於後世科馬蒂普特城附近)、廣武鄉(位於後世斯庫庫紮城附近)、止戈鄉(位於後世戈滕堡鎮附近),最終抵達光輝城。

    陽翟鄉是成皋縣的下屬鄉鎮,目前有大概五千多居民,經濟還算可以。因為動用了大量抓獲的黑人勞務工的關係,目前陽翟鄉到汜水鄉這段約40公裏的路程已經完工了一半多,剩餘部分正在緊張的修建之中,其中包括一座鐵路橋。

    明年的計劃是修通到廣武鄉一帶,其中包括數座鐵路橋(還好,難度不大,因為河流不寬),工期還是十分緊張的,很可能完成不了目標,隻能盡量吧。而在鐵路完工之前,給這些移民運輸後勤物資就隻能通過大車和騾馬隊呢,就像當年帶著全副家當深入南非內陸的布爾人一樣。

    鐵路和馬車的運輸能力,當然是有著壤之別的。所以上頭對於修建這條行軍鐵路特別重視,是不惜一切代價也不為過。現在本土得了拉普拉塔,有大量的印第安人和梅斯蒂索人需要清理,更別將來還有巴拉圭這種人口暴多的地區需要清理了。所以,行軍鐵路必須盡快往前修,修得越長越好,那樣才能讓這些清理出來的移民走得更遠,離黃黑分界線更近。

    而移民走後留下來的空地,自然由東岸人來填補了。現在本土對這方麵也拿出了一定的政策,即通過貨幣和物資贖買的方式買下由移民們清理出來的土地、農田,修好的建築等等,然後再通過抵押貸款的方式轉賣給安置過來的東岸移民——這個過程中可能需要國家財政補貼一部分,但不會太多,大概每年二三十萬元的樣子。

    汜水鄉目前已經安置了大概兩千多東岸人,以種植業、畜牧業為生。廣武鄉則安置了一千多人,同樣以農業為主,止戈鄉則尚沒有移民正式定居,現在還是一個大型的物資倉儲基地,由部分東岸民兵駐守著。

    老實,義成地區行署對於上級如此安排是有點意見的,因為這等於是強行改變了他們的發展方向。他們原先的計劃,是跨過成皋縣西部的丘陵山區,然後進入到內陸的高原地帶,向後世南非的約翰內斯堡一帶進軍。為此,他們還在成皋縣以西新設了數個定居點,分別是峽窩鄉(位於後世斯威士蘭的姆巴巴內城附近)、義龍鄉(位於後世曼卡亞內城附近)和西峪鄉(位於後世恩赫蘭加諾城附近)三個定居點,共安置了大約一萬出頭的人口。至於本縣核心區域的平原地帶,這些年來隻新增了一個河樹鄉(位於後世大本德城附近),放了區區兩千多人,其西進的決心可見一斑。

    現在執委會覺得印第安人、梅斯蒂索人、島嶼八旗不能長時間生活在義成地區的國營農場、建築工地上,下決心花大代價加速解決後,他們的西進夢想看起來即將破滅,必須將主要精力轉移到北方行軍鐵路的修建及沿線定居點的設置上麵,這無疑令他們非常不爽——西麵那遼闊的金礦區,難道未來要等從南邊北上的河中人占領嗎?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