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百四十五章一張存單(1/2)

作者:天真的豎瞳字數:5828更新時間:2019-06-30 04:52:31

    杜奇提出來的條件是典型的打一棒子給一個甜棗,不過即便是杜奇願意放棄影視製作這一塊,對於嘉禾還有金公主依然還是不公平的,隻是杜奇現在處於強勢,有資本,鄒聞懷才頭疼不知道該如何應對。

    接下來,聽杜奇道:“我並沒有擠垮嘉禾還有金公主的想法,先不考慮如何爭奪香港之外的市場,就拿香港市場本身而言,大家在爭搶餅的時候便已經造成了很大的浪費。舉個簡單的例子,兩部同樣精彩的電影,因為分屬於不同的院線,所以就在同一檔期上映,兩部電影為爭搶觀眾拚得你死我活,最後看似能決出勝負,實際上兩者都是輸家,因為哪一家都沒有將可能拿到的票房最大化,要想解決這個問題,香港的院線就必須達成一致!”

    鄒聞懷忍不住道:“美國也是好幾家院線同時存在,可為什麽沒有出現你的這個問題?”

    杜奇隨口道:“我就不美國的反壟斷法案的存在讓控製所有院線成為不可能,就美國的電影市場潛力是香港的數十倍,香港隻是一個人口五百萬的城市,潛力有限,而美國卻是一個人口過億的國家,在美國一部大爆的電影,就算隻是部分院線上映,票房也可以達到上億美金,但在香港,咱們就算是所有的電影院一起聯映,總共的票房能夠突破五千萬港幣嗎?

    而且美國的幾家院線雖然是競爭關係,他們都會對影片打分評級,暗中都有默契存在,細致的劃分市場,安排排片,許多可能大爆的電影都會盡量錯開檔期上映,這樣的事情港英政府是不可能去做的,隻有我們自己來做,這樣才能夠盡量避免香港電影行業的惡性競爭和無序發展。”

    實際上,香港市場本來就有限,還分成幾家院線惡性競爭,後果是很嚴重的,同時也造成了九十年代後,港片越來越有粗製濫造的趨勢。

    上一世邵氏停產讓位德寶,但香港電影市場仍由三大院線主宰,直到1988年又出現了一條新寶院線,不僅打亂了原有的格局,而且為港片衰落埋下了伏筆。

    本來多出一條院線,對片源的需求增加,票房總額也會跟著水漲船高,但香港就是一個城市而已,電影市場的票房潛力就這麽多,已經被三大院線全部挖掘出來,可現在分一杯羹的卻多了一個,利潤自然會下滑。

    大家為了獲取更多的利潤,自然就要繼續壓縮成本,更嚴重的是,以前排不上檔的那些低成本製作的劣質電影也有機會在影院公映,越發導致濫拍現象嚴重。

    到了199年,香港電影市場出現了五家院線混戰的局麵,看似熱鬧,但實際上因為相互惡性競爭,影片大多成了粗製濫造的代名詞。久而久之,觀眾本身對本土電影就有了偏見。

    上一世有人後來的港片不思進取,到了九十年代之後,基本上沒有什麽像樣的電影出現了,這裏麵也有市場的因素,也有經濟規律,市場就這麽多,還被分散開了,投資多了就要賠錢,這種事情誰願意幹,結果大家都投資成本電影,自然是爛片成風。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