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十二章 新皇登基(2/2)

作者:江謹言字數:4338更新時間:2021-02-05 22:33:36

    三省之下,六部這邊也同樣變動不,以原太子左庶子於誌寧為戶部尚書,以原太子右庶子馬周為吏部尚書,登為官,補上了因去歲高士廉病逝,一直空缺至今的位置。

    有這些朝中要職,再加上去歲新任禮部尚書的長孫衝,和刑部尚書兼太子賓客高季輔,三省六部中李恪的心腹已經過半,這些人將保證新皇李恪在最短的時間內全掌朝政,保證李恪的每一道詔令可以被不打折扣的執行,不存在所謂的緩慢過渡,這也是李世民和李恪這些年來的經營所得。

    ——————————————————

    在李恪恩赦下之後,還有一件事情也被提上了日程,那就是大行皇帝李世民的諡號。

    皇帝的諡號是後人於他一生的評議,自當由新皇來敲定,也是新皇登基後的第一件大事。

    登基大典後,李恪回到了甘露殿,朝中三品以上的文臣也都被傳到了殿中,商議先皇諡號。

    “這是臣等議定的諡號,還望陛下閱覽。”中書令岑文本遞上了奏本,對李恪道。

    李恪自岑文本手中接過岑文本的奏本,低頭看了下去,片刻後微微皺起了眉頭,顯然對這個諡號並不滿意。

    岑文本看著李恪的反應,不解問道:“可是陛下以為此字不妥?”

    李恪搖了搖頭道:“朕不是以為不妥,而是以為不夠。”

    群臣給李世民定的諡號是“文”,“文”者,經緯地曰文,慈惠愛民曰文,湣民惠禮曰文,文之一字,在諡法中是絕對的上上諡,李世民文治清明,有貞觀之治之功,絕對配得上這個字,但李恪對這個諡號並不滿意,或者是不夠滿意。

    岑文本問道:“那不知陛下何意?”

    李世民之功蓋於千古,李世民之德披於下,不管是修身還是治國,不管是武政還是文事,李世民在位期間的成就都足以叫千古仰望,如果一定李世民的名望有什麽缺陷的話,那就是李世民弑兄奪位之事,這是李世民唯一的汙點。

    李世民,李恪一生所敬,李恪身為李世民的繼位皇帝,自然也希望在李世民一生即將蓋棺定論的時候再為李世民多扳回一城。

    李恪回道:“岑師以為文湯如何?”

    李恪之言一出,岑文本頓時就明白了李恪的目的,雲行雨施曰湯,除殘去虐曰湯,李恪要給李世民定湯字,自然不是因為前者,因為文字的諡意中已經包含了此意,李恪看重的是後者的諡意。

    除殘去虐所去的不止是前隋暴亂,還有隱太子李建成和巢剌王李元吉,李恪這是要借定諡之事給玄武門之變定性,定為撥亂反正的仁義之舉,而非兄弟奪權之爭。

    李恪之位是李世民傳下,李世民得位越正,李恪的位置也就越正,岑文本身為帝師,自然是要和李恪站在一處的,於是回道:“臣以為文湯甚好。”

    李恪有了岑文本這句話,也不再多問旁人,當即道:“好,那父皇的諡號便定‘文湯’,文湯皇帝。”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