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百六十四節(2/4)

作者:華表字數:8618更新時間:2021-05-02 16:24:52

    在資源缺乏的根據地,外國人送給中國軍民的紀念品中,鋼筆算是一件極為貴重的禮物。

    “拿著吧!~”李衛開口解了那個戰士地尷尬。以外國人的風俗,不收禮物是一件不尊重別人的意思,反正不拿白不拿。

    “謝謝!~”得到了李衛連長的許可,這個憨實的戰士這句英文還是會說地,丁石頭鞠了個躬收下了鋼筆,激動地將鋼筆捏在手裏擦了又擦,滿心歡喜地珍而又重的放進自己的小挎包中,惹得周圍的戰士們一陣眼紅。在戰場上拿人老外當肉墊。還能訛人家一支鋼筆,天底下沒比這上更劃算地買賣了。

    “嗬嗬!~”默多克也是開心的笑著。一支鋼筆換自己一條小命,還能拉近雙方的距離,為以後的采訪提供便利,實在是超值。

    其他人也是一臉笑著看著這個樸實的戰士,

    “李衛連長!~請問一下,你們的戰士為什麽都會一些英文呢,眾所周知,一般的士兵連能識字的都不太多。”大公報記者茉莉趁著李衛臉上露出笑意,立刻想抓住這個機會趁熱打鐵。

    “這麽嘛,一直以來人們都認為好鐵不打釘,好男不當兵,吃兵糧是一些混不下去地出路,隻要會戰場上勇敢殺敵,也不需要有什麽文化,其實這都是錯誤的思想!”李衛心情正好,也就格外放寬了口風,道:“以後的戰爭,拚得是文化,打得是技術,不識字怎麽行,遇到新的武器看不明白怎麽用,看不懂敵人的情報,不知道如何分析敵人新式武器的弱點,落後就得挨打,所以學習文化很有必要,拿得起槍就能打準,使上炮就能把炮彈發射出去,上了飛機能上天,進了艦艇能遠航,文字是一種必要的學習媒介,有些東西都無法用口述就能學會的,識不了字,就隻能對著各種裝備地操作麵板發楞,永遠隻會被局限於原始落後地戰爭方式,幾百年前,我們還能用大刀長矛,現在我們還能用槍支大炮,以後呢,麵對敵人的飛機坦克,沒有文化我們就是睜眼瞎,我手下地戰士都是身經百戰磨煉出來的精銳,都是以後部隊的骨幹,可不是炮灰。”

    “在咱們區隊,每一個戰士都得能說會寫,這是最起碼的標準,我就是要改變以往陳舊觀念,作為職業軍人,當兵就是有文化的兵,沒文化的,文化低的,咱們區隊統統的不要。”李衛連長這話說得大氣,十二區隊的精兵政策,就有以文化這一條限製嚴格控製區隊的兵源數量。區隊也正是這麽做地,否則按十二區隊目前民兵基礎來說,隨時將區隊主力擴編成一個團,一個旅都是輕而易舉的一句話。

    基於現代人近乎於常識性的軍事理念不管怎麽說也要比這個年代要先進幾十年,事實上曆史也證明了這一點。

    “那你們區隊的士兵戰鬥力就是因為文化水平比一般部隊高的緣故嗎?!”李衛異於常人的顛覆性理念讓大公報女記者茉莉大感新鮮,連一旁中央日報的聞編輯也格外地支起一隻耳朵,白天的戰鬥中這支部隊地戰鬥力實在是讓人不得不誇目相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