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20幕 是否科舉(1/2)

作者:閃耀星塵字數:4542更新時間:2020-12-04 13:14:26

    二伯到底是個有氣度有修養的人,意識到了這喜慶的日子在人家門口大吼大叫的確頗為不妥,便拽著關坤瑜進了小樹林,劈裏啪啦的一通嚴刑拷問。

    關坤瑜沒法,隻能硬著頭皮胡扯,將一切罪過都往那個莫須有的問路秀才身上推,整整掰扯了一上午這才讓二伯把火氣都發泄了出去。

    不過二伯的這一通發泄倒是讓關坤瑜了解到了不少東西,比如說其實軍戶根本不是什麽賤籍,是和民戶一般的良籍,那些犯罪充軍所充之軍並非一般意義上的軍戶,和他們這些老實本分的軍戶根本不搭邊。

    又比如按照朱元璋最初的設想,軍戶既要種田養活自己又要交皇糧還得服軍役,負擔是相當重的,所以在其他方麵就要給予優待,否則就沒法過了。之前所說“軍戶下止有人一丁,充生員。”便是一種優待,隻不過後來受到軍戶低賤這種社會大風氣的影響,被有意無意的曲解誤讀了。

    其他被曲解誤讀的還有很多,比如說“正軍戶五丁以上方許充吏﹐民戶二丁以上即可充吏。”,按照明末人的思維,這是妥妥的歧視軍戶啊!吏雖然不是官,可好歹是衙門中人,多好的事!民戶家中滿兩丁就有資格充吏,軍戶得一大家子五丁以上才行,這說明了啥,說明就連朝廷都欺負軍戶啊!關坤瑜看到的很多現代資料也是拿這個說事,證明軍戶社會地位低下。

    可實際上恰恰相反,這條規定的的確確是對軍戶的一種優待!

    因為這條規定是洪武年間頒布的,而要飯出身的鞋拔子臉朱元璋極其痛恨害民小吏。明朝初期法令嚴核,繩吏之法尤峻,稍有不慎就可能遭遇塌天大禍,國初吏於官者,遠或數月,近一月,率拿係以去。家人夜中聞疾趨聲,輒相顧驚愕,見舉火,以為兵吏至也,各鳥獸散不止,為避禍,甚至有自斷手指以求規避吏役者。這條規定頒布的時候,充吏乃是一種極大的負擔,這條規定便是方便軍戶規避這種負擔的保護傘!

    隻不過到了明中期之後社會情況發生了極大改變,衙役小吏的地位大幅上升,當吏甚至成了一種福氣,如此一來這條規定自然便掉轉180度成了殘害軍戶的規定。又因為祖製不可改的強大阻力以及軍戶實際地位的大幅下降,朝廷裏自然沒人會為了軍戶的利益去費極大的力氣去違反祖製修改這些小規定。

    當然了,知道這些東西對關坤瑜來說毛用沒有,讓他有些恍惚的是自己居然是有資格去科考的!

    關坤瑜記得自己看過的不少小說裏麵都有軍戶不許科舉的內容,所以也就想當然的以為這就是對的,就算錯也隻是小錯,大方向不會偏差。

    但實際上呢,明朝規定不許科舉的幾類人是奴仆、胥吏、娼優、隸卒,並沒有軍戶什麽事,翻一翻某個地方各個大族的族譜就能知道,明朝的科舉世家相當大比例就是軍籍。

    而且,明代為了方便軍戶子弟讀書,和府學、州學、縣學一樣,在很多衛所都設立了衛學,主要招收軍籍生員,同時也收附近的民籍生員,關家所在的金山衛便有自己的金山衛學。遼東更因為情況特殊,沒有府、州、縣而設都司、衛、所,所以隻有衛學。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