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七十七章 搶劫(2/3)

作者:小二園字數:6288更新時間:2021-04-28 22:23:55

    這裏的土地十分肥沃,遼闊的原野上到處都是“一腳踩得出油”的黑土,有機質十分豐富,被譽為“土中之王”。因為這裏的夏季溫暖,降水豐沛;冬季長而且寒冷,蒸發量小,所以空氣濕度較大。土壤中的水分比較充足,這就使草類生長得十分茂盛。大量的草本植物為土壤提供了豐富的有機質。冬季裏土地封凍,土壤中的有機質慢慢腐爛分解,形成大量的腐殖質。日積月累,豐富的腐殖質就把厚達一米的土層染成黑油油的顏色,形成了肥沃的黑土。但是,三江平原地勢低平,大部分在海拔50米以下,排水不暢,加上氣溫低,水分蒸發緩慢,地下又有不透水的黏上層,不利於地表水下滲,所以形成了大麵積的沼澤地。

    不得不說,在巨大的利益麵前,古代人民可是非常能吃苦的,爬冰臥雪,排幹沼澤,開墾荒原,兩年的時間,就種植了大批的糧食和經濟作物,最直接的感受就是豆油和白糖的價格下調。

    這裏還有有珍貴的礦產資源,煤、鐵、銅、金、石油一應俱全;還有極為豐富的野生動植物資源,山林中有虎、熊、獐、鹿,沼澤區有丹頂鶴、天鵝,河湖中的鰉魚、鱘魚、大馬哈魚、白魚,俱是水產珍品,人參、猴頭、木耳、蘑菇也都是名貴山珍。

    滿人的先祖女真人崛起於阿什河流域,建立起強盛的金朝,一舉滅掉遼與北宋,在這裏出現了數百座發達的城鎮;成吉思汗驍勇的騎兵,踏破了千裏金界壕塹,橫掃黑水,使大多數城鎮毀於戰火之中;元、明時期,這裏曾搞過屯田,但隻是曇花一現;

    清朝時,滿族人口大量“從龍入關”,邊境空虛,使沙俄勢力乘虛而入,哥薩克匪徒到處殺人放火,掠奪財物,千裏邊境,荒無人跡;康熙7年,大清王朝為了鞏固祖宗“龍興之地”,竟下令廢止招墾,實行長期“封禁”政策,嚴禁漢族人民進入東北地區。其結果一方麵使這裏人口極為有限的少數民族與外界長期隔絕,以致貧困落後,另一方麵又造成邊境防務孱弱。

    胤禩在關外的舉動,在開始的時候,並沒有得到康熙的重視,但是當他聽說了,胤禩在關外開展的屯田活動,在今年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之後,就立刻改變的主意,東北種植的水稻,黃豆、甜菜、高粱等作物,在東北的當地解決了糧食問題,又運送到了關內,而且在那裏還發現了鐵礦,銅礦還金礦,各種山珍也運送到京城,現在不用胤禩花大價錢去招人了,聽說有了金礦和糧食豐收,到東北去的人擋都擋不住,朝廷的詔令都不管用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