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 10 章(1/4)

作者:清歌一片字數:13410更新時間:2019-03-08 18:10:56

    第二清早開始,原本清寂的薛家開始前所未有地熱鬧起來。薛笠上朝謝恩,去接受同僚的恭賀。一撥一撥的婦人們也接踵而來。訂了各色銘牌的大馬車從薛家大門開始,蜿蜒停占了半條寧永街的街麵,都是知道了賜婚消息過來道賀的京中官家女眷。朝中六部五寺兩院一司國子監,上從正二品的六部督察誥命夫人,下到各寺五六品的寺丞女眷,但凡稍有些交情的,絡繹不絕上門前來道喜。文氏作出笑顏,領著家人迎來送往,生平第一次覺到了家中人手不夠的捉襟見肘,忙得連口水都沒時間喝。一直到了傍晚時分,才終於送走了今日的最後一撥女客,這才覺到臉上腮肉都笑得發僵了。這樣的局麵一直持續了半個月,這才漸漸告了一段落。

    章閣薛家與兵部尚書楊家,在景佑十八年的這個春夏之交,成為洛京顯達交際圈中最引人注目的兩戶人家。尤其是薛家,以五品閑官的門第,竟一躍成為親王府的姻親。在這樁姻緣裏,沒有人會去想薛家是否樂意。所有人認為理所當然地樂意。羨妒之餘,關於薛家到底是如何攀上這樣一門親事的探究,也開始在道賀歸來的夫人們中被揣測臆想個不停。漸漸有話在暗地裏隱傳開來,薛家就是知道了王妃在普修寺中修行,這才借故過去接近的,證據就是薛家兒子先前與太師府的公子來往叢密,其中不定有什麽隱情,這才聽聞有了太師府一度也曾欲與其聯姻的念頭。隻是薛家胃口大,後借故又改了目標,最終才有今日躍上龍門。

    不管外人暗地裏如何傳言,薛家與永定王府的親事定了下來,這卻是鐵的事實。數之後,內務再傳下話,道大婚之日定於三個月後的八月十六,比安陽王與楊家的婚事遲十日。這兩個日子,是欽監擇下的當月大吉之日,上上之好。

    雖然是一道聖旨賜下的婚事,但尋常的六禮,卻還是要遵循的。送了龍鳳帖如意釵半個月後,永定王府的大定之禮便送上了門。

    送聘之日,排場浩大。四名王府家臣騎馬為導,按王族規製,將四十抬聘禮置於漆桌之上,披紅掛綠浩浩蕩蕩從開化門往春暉門的薛家而來。

    第一抬循了王例,放置紫檀三鑲白玉如意一對,第二台為通書禮單,跟後依次是珠花佃子、四季首飾、袍褂裘料、一兩一個的金銀錁子、染翎的鵝籠、描繪龍鳳的酒海等等。送聘隊伍在圍觀中被抬到薛家,薛家納彩,相互道賀,這一節完了後,便是婚期前最重要的一項,女方過嫁妝。

    對於薛家來,這是一個難關。至少在善水看來是這樣。

    她知道自家的家底。光靠父親的那點俸祿和舊年裏在外麵置的幾個莊子,能維持現在這樣的排場已經不錯了。她也知道文氏早幾年前就開始為她備嫁妝,但應該都是比照著與張家結親的標準來的。現在情況大變,她要嫁的人家變成了親王府。她確實真的不計較這些,但父母,甚至她的哥哥薛英,這些日子卻都在為備置嫁妝的事而忙得不可開交。這讓她心裏的負疚感倍增。這被文氏叫去同看送來的新打首飾,見一溜朱紅金漆的龍鳳呈祥佃盒上竟有老瑞麟的標誌,想起昨日送來的一批家具裏,大從床架書隔,到登機足踏,一應全是花梨紫檀所打,把正圍著觀看嘖嘖讚歎不已的幾個媽媽和丫頭們都屏退了去,對著文氏道:“娘,我曉得你想給我撐場麵。隻咱們家就這麽點家底,你都抖了出來給我帶走,哥哥年底還要成親的。到時候我體麵了,你們都喝西北風去?”

    文氏倒並未怎樣,反打開一個盒蓋,指著裏頭的大中三挑各成對的赤金累絲鳳佃,笑道:“你瞧瞧,老瑞麟的手藝就是不一樣。知道是要送王府的嫁妝,比平日更用心。女兒你瞧可好,若不滿意,咱們拿去調換。”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