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重新分工(1/3)

作者:浪子邊城字數:6450更新時間:2021-05-10 22:54:10

    有了紀法唐的支持,馮思哲就把自己對莊城市的發展目標進行了規劃,主要來說就是兩大點。

    一,鑒於莊城市有著很多文明世界的曆史古跡,他準備大力發展莊城市的旅遊業。同時改造莊城市的基礎建設,從交通,城市範圍著手,建立中原第一商貿城,由此來帶動和推動莊城市的經濟發展。

    二,鑒於莊城市下轄五市七區三縣,其中農民占有著大多數,所以馮思哲就決定把重視農民工作劃為重點,從土地上創造效益,從由根本的改善農民的生活條件。

    鑒於以上兩點,馮思哲又提出了很多小條的建議,當然,這些建議都是馮思哲根據未來國家經濟走向而製定的,換句話說是經曆了數年甚至十數年的失敗經驗而得到的最正確的路線與解決途徑。

    比如說城市名片問題,“濃縮城市精華,彰顯城市魅力”。這是“城市名片”的主要意義和價值。要想讓更多人知道這個城市,引來更多人關注,甚至是商的目光,那一張好的城市名片就十分必要了,本來莊城市就是中州省的省會城市,而中州省又是全國的中原城,那自然的莊城市就可以規劃為中原第一城了,如果這張名片打好了,自然的莊城市的名聲就一會一日千裏,讓更多人知道,這樣不旦可以引來更多人目光的關注,也會引來更多旅遊者的青睞,甚至於引來更我商人的投資熱『潮』。

    還有就是農民問題,這個問題可不是第一次提出來了,總的來說農民問題就是三農問題。而“三農問題”是農村問題、農民問題、農業問題的總稱。1996年以來,農業步入一個困難時期,農民收入和城鎮居民收入差距越拉越大。2000年3月,時任監利縣棋盤鄉黨委書記的李昌平在給上總理書中列舉了農村中觸目驚心的危機:盲流如“洪水”、負擔如“泰山”、債台如“珠峰”、幹部如“蝗蟲”、責任製如“枷鎖”、政策如“謊言”、假話如“真理”。李昌平的上書通過媒體震動了全國,“三農問題”的危機暴『露』在公眾麵前。

    而想解決三農問題,馮思哲也有著自己的一套辦法,要想解決這個問題就要立足於解決勞動力資源過剩的問題。調整國家的經濟政策向充分解決就業的方向上來。隻有旺盛的勞動力需求才能吸引更多的農村剩餘勞動力向城鎮轉移。隻有當農村從事農業勞動人口與耕地數量達到一個和諧的關係時,農業產業化的推進和農業科技的進步才能給農民帶來更實際的利益。另一方麵,隻有當城鎮能充分吸納就業的時候,城鎮普通勞動者的收入和經濟增長之間才能形成緊密的聯係,農產品的價格才能隨經濟增長合理上浮,農民才能從國家的經濟增長中獲利。同時減免農業稅,鼓勵農民自舉創收也是十分有必要的。

    就這兩個問題,馮思哲與紀法唐就商談了很長時間。在馮思哲看來,這兩點即是單一的,也是相輔相成的,如果可以通打打城市名片牌而引來旅遊業的昌盛,引來更多商人的賺錢,那勢必就會增設很多在就業的崗位,這對於農村勞動力過剩也可以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對提高農民收入也是一個不錯的辦法。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