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00章 第四十二回中、下(2/5)

作者:眉毛笑彎彎字數:17112更新時間:2021-01-13 14:42:24

    正出神間,突然門外一陣喧嘩,就有人拍門進來,嘴裏喊他的表字:“壽昆兄!”常炅忙抬頭,卻是學裏的一個秀才,姓苟名山,表字天玉,原是富裕出身,其父早年做綢緞生意,家資頗豐。可惜世事無常,就在這苟天玉十五歲上,苟家遭了祝融,一把火將店鋪、庫房統燒沒了,其父母經不住打擊,相繼亡故。待他發送了父母,又將店裏往來債務賬款逐項了清,竟不過剩下數十兩碎銀,沒奈何,將各種古玩桌椅當了兩三百兩銀子,發付遣散了店裏的掌櫃夥計,家裏也止留一個救火時跌折了腿,又無子女親眷的老蒼頭做飯看門;因無其他營生,隻有房舍寬裕,遂和老蒼頭搬到角落小院住,其他都騰出來賃給別人。苟家原本的西席姓張,自他家事故後便自己辭館,到正身學堂教書,因可憐苟天玉遭遇,又愛惜他讀書天賦,就讓他也到義塾附學,又寫了陳情書與章望,極力推薦他給學裏童子講授常識一門——所謂常識,乃是文華公昔日曾言“寫算安身,文章立命,經義正源,道德固本”,故教各處義學每旬隻三、六、九三日教授蒙學、聲律,一、四、七教術數、寫算,另約定二、五、八三天講授天文地理、風物習俗、農諺醫方、城鎮州郡、行市百工等一般的世理常情,且隻粗講大概,但求無所不包,因此稱做“常識”。苟天玉本就聰明靈光,幼時跟著其父天南地北行走玩耍,見識頗多;後雖經變故,不改豪爽本性,三教九流人物都能搭話相共,又積攢了一肚皮雜聞。故而這常識一門,倒似比量著給他定製的一般。常炅在學裏教聲律,兩人都是蒙師,也算相熟,此刻見他來了,不止來,手上還提了個沉甸甸的竹籃,不免問他怎麽突然到家裏來。

    苟天玉隻怪他道:“你也見外,明明家裏有這樣的難處,前些天在學裏的時候竟一聲不響。我還是昨天聽張夫子說起才知道。我這裏多的也沒有,這些你姑且拿著應急。”一邊說,一邊就把籃子塞到他手裏。

    常炅見那竹籃子用一塊粗布襯底,裝了大半籃子白米,米上麵堆七八個雞蛋,又圈了一串銅錢,錢數總有四五百個。常炅便推辭道:“天玉兄的心意我領受了,這些東西還請拿回去。”

    苟天玉道:“送出手的東西,怎麽能拿回去?你要不受,我撂下籃子走,以後也沒多話。”

    常炅沒奈何,接了籃子,又把那串錢拎起來塞回苟天玉懷裏,隻說:“這便夠了。你也不寬裕,還是留著自家使喚。”

    苟天玉笑道:“我家不過我和老蒼頭兩張嘴,能吃幾個錢?再說,這錢也是今朝白來的。”常炅聽了,不免就問怎麽個白來。苟天玉道:“我前幾天才替我娘老子重新修了墳,手上一點餘錢都花了。昨天聽說你的事,原本沒錢,可巧今早出門遇見巷口趙寡婦滿世界求人寫狀紙,說肯舍得五百錢。這不是現從天下掉下來的?”常炅一發追問究地。苟天玉隻得把前因後果說了。原來這趙寡婦有個十二歲的小子,勤懇好學,每天讀書要到三更。偏他家就住在興隆巷口,門前與走線巷相交,平時人來車往十分熱鬧。尤其有個固定賣油條豆腐花的,攤子就支在他家院門外,每天四更天不到出攤,近晌午收活兒,一年三百六十日風雨無阻,因賣的早點量足實在,市口又好,回頭老客最多,自然老大的動靜聲響。趙寡婦心疼兒子天天晨起被吵,定要賣早飯的把攤子挪個地兒。那邊則說,我家四代都在這裏出攤,老客都認地方,必定不肯挪。兩下吵嚷起來,趙家寡母弱子,半點爭執不過。趙寡婦便把官司打到縣府。然而縣官哪裏有工夫理會這等樣事?不過尋個借口,隻說趙家訟紙不合式,就把事情打回來。早點攤子照舊在趙家門口支著。趙寡婦急了,竟一口氣拿出一吊錢來,隻說寫成狀紙給五百,幫忙遞到堂上的再給五百。苟天玉道:“後頭這件是訟師的活計,自然不好沾。但前頭這件,也沒規定秀才不能給人寫狀子的。且她許的又是現錢,便宜誰不如便宜我。我就給她寫了一個,錢拿來給壽昆兄你,可不是兩全其美?”

    常炅聽了,連連搖頭,直說不好,道:“那趙家也艱難,寡母幼子,凡有幾個節餘,都是牙縫裏省的。又是街坊鄰居,原隻該幫她的忙,怎麽好拿她的錢?再說,她這份訴狀,又該怎麽看?”

    苟天玉歎道:“這事趙家不占理。論先後,那早點攤子幾代的營生,趙家不過搬來十一二年。論常情,他讀他的書,他做他的生意,又沒占了趙家院子房舍,也沒堵住門戶不讓進出,兩下也沒的相幹。趙家不過是嫌吵,然而他家就在鬧市,沒有賣早飯的,也會有賣涼茶點心、草鞋雜貨的,幾一時能清靜?要嫌吵,或換個時辰讀書,或索性搬個住處,什麽不可為的,非要打官司。何況讀書貴在專注,夫子聞韶,三月不知肉味,心一於是,不及乎他。佛家說八風不動,古人也有麋鹿興於左而目不瞬。他自己家裏讀書,不過牆外有些動靜,又不是有人湊到耳邊叫嚷,也不是揪拽了衣服掣肘,連這點吵擾都受不住要分心,還讀什麽書,進什麽學?”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