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224章 辭賦 儒術(3/4)

作者:龍城狼騎字數:10928更新時間:2019-03-09 14:09:21

    張衡在一生中,努力學習,刻苦鑽研,毫不倦怠和自滿,精益求精的前進。不論在知識領域的那一方麵,他的造詣都是廣博而精深的;文學藝術上有他的優秀作品,文曆算上有他的綜合研究,機械製造上有他的特殊技巧,而在學術思想上他曾堅持著反圖讖的鬥爭,在政治實踐上他也曾有積極而進步的活動;尤其在自然科學方麵,他有如渾儀和地動儀等的空前明。

    鮑鴻聞言,也是無言以對,特麽又是一個全能的變態,簡直是要逆了啊。

    “前朝亂入第三名武將,西漢辭賦家司馬相如。儒術96。”

    西漢辭賦家,中國文化史文學史上傑出的代表。有明顯的道家思想與神仙色彩。

    景帝時為武騎常侍,因病免。工辭賦,其代表作品為《子虛賦》。作品詞藻富麗,結構宏大,使他成為漢賦的代表作家,後人稱之為賦聖和“辭宗“。他與卓文君的愛情故事也廣為流傳。魯迅的《漢文學史綱要》中還把二人放在一個專節裏加以評述,指出:“武帝時文人,賦莫若司馬相如,文莫若司馬遷。“

    漢代最重要的文學樣式是賦,而司馬相如是公認的漢賦代表作家和賦論大師,也是一位文學大師和美學大家。司馬相如的文學成就主要表現在辭賦上。《漢書·藝文誌》著錄“司馬相如賦二十九篇”,現存《子虛賦》、《子遊獵賦》、《大人賦》、《長門賦》、《美人賦》、《哀秦二世賦》6篇,另有《梨賦》、《魚葅賦》、《梓山賦》篇僅存篇名。

    司馬相如還掌握了辭賦創作的審美規律,並通過自己的辭賦創作實踐和有關辭賦創作的論述,對辭賦創作的審美創作與表現過程進行了不少探索,看似隻言片語,但與其具體賦作中所表露出的美學思想相結合,仍可看出他對賦的不少見解。他已經比較完整地提出了自己的辭賦創作主張。從現代美學的領域,對其辭賦美學思想進行闡釋,是有益的和必要的。由於受到道家思想的深刻影響,司馬相如的辭賦呈現出了斑斕多姿的藝術風貌,從而獲得了經久不息的藝術魅力。兩漢賦作家中,以司馬相如成就最高,其大賦甚至成為漢大賦創作的範式,故研究司馬相如辭賦創作的特點,對研究漢賦乃至整個漢代文學,都有著深遠的意義。

    司馬相如是中國文化史文學史上傑出的代表,是西漢盛世漢武帝時期的文學家、傑出的政治家。他被班固、劉勰稱為“辭宗”,被林文軒、王應麟、王世貞等學者稱為“賦聖”。同時,司馬相如出使西南夷,將西南夷民族團結統一於大漢疆域,被稱之為“安邊功臣”,名垂青史。司馬相如與卓文君不拘封建禮教的束縛,追求自由、幸福的愛情婚姻的果敢行為,遠在公元前就演繹了自由戀愛的愛情經典,被譽為“世界十大經典愛情之”,聞名中外。後人則根據他二人的愛情故事,譜得琴曲《鳳求凰》流傳至今。

    不過,據司馬相如這家夥節操貌似有點問題的樣子。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