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五章、鬼吹燈(2/3)

作者:會飛的坦克車字數:6458更新時間:2020-12-13 00:09:53

    如果是幾年後的網絡時代,雷衛東一定選《盜墓筆記》,但是在1999年,首選還是《鬼吹燈》。

    至於原因!

    查一下《鬼吹燈》《盜墓筆記》讀者的年齡分布就可以了。

    《鬼吹燈》的讀者年齡大部分分布在二十歲到四十歲,十九歲以下的相對較少,而《盜墓筆記》的讀者年齡十九歲以下的就占到20%。

    也就是說《盜墓筆記》的人對比《鬼吹燈》相對年齡較小。

    在網絡時代,上網的網民以學生和年輕人為主,《盜墓筆記》肯定受歡迎,但是在以實體書銷售為主的九十年代末,還是《鬼吹燈》受歡迎。

    “哥,接下來怎麽辦,是不是直接把書稿送到出版社還是……”

    世界上真的有天才,老哥在學習上可能不行,但是在寫作方麵。

    看著雷衛東短短十天時間就完成一部幾十萬字,質量還這麽好,小妹不得不承認,寫作是一種天賦。

    有的作家辛辛苦苦一輩子,寫了數百甚至上千萬字,但因為沒有天賦,隻能當三流作家,勉強混個溫飽。

    而有的人,明明學問不高,可就是有天賦,僅僅靠感覺就能寫出膾炙人口的作品。

    “我們在出版社沒有關係,貿然把稿子寄出去,被人翹了可就麻煩了!”

    雷衛東搖搖頭,“需要廣撒網,節選的一小半印三十份,給全國知名的出版社都寄一份,我就不相信遇不到伯樂!”

    “如果沒有出版社看上,那怎麽辦?”

    “那就隻能涼拌了,自費出書不是我們這樣家庭承擔起的!”雷衛東歎氣道。

    這個時候的雷衛東無比想念網絡時代,雖然某點的霸王條款讓無數作者謾罵,但你又不得不承認,網站的興起讓發表容易了無數倍。

    在以往,一部好的作品能不能出版,作者需要和出版社聯係,有名氣還好,沒名氣的話,除非你寫的真的很好,還需要有人看中才可能出版,投稿的百分之九九都會石沉大海,不知埋沒了多少人才。

    而在網絡時代,把放在網上,隻要質量過硬,一傳十十傳百,僅僅靠口口相傳就能火起來。

    隻可惜網絡時代還沒有到來!

    雖然在九十年代初也就是1991年,留學北美的學生就在網絡上發布了《奮鬥與平等》,但那隻屬於媒介意義上的,並非後來的互聯網。

    第二年,一直走在網絡最前沿的印第安納大學,搭建了世界第一個中文新聞討論組,讓來自港台地區的留學生找到了用武之地,他們在網站上手打上傳金大師、古大師等人的作品。

    幾年後,好像是97年還是98年,BBS開始興起,這把火也傳到了亞洲,一開始引領潮流的是黃大師的《尋秦記》《覆雨翻雲》《大劍師傳奇》……

    在港台的很多年輕人,看著這些紙質書後,在論壇上一字一句敲入發布,再由內地大學生翻成簡體,擴散傳播……

    尋秦記中的虎軀一震、大劍師中的後宮種.馬,不知吸引了多少內地青年。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