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六十九章 江海關(2/3)

作者:雨天下雨字數:7284更新時間:2021-04-22 17:14:11

    林哲對許乃釗的話卻是不以為意:“許大人,目前江海北關的稅金怕是每月連六萬兩都不到吧!”

    目前江海北關每年征收到的稅金也就幾十萬兩銀子左右,這平均下來的確是每月不到六萬兩,此前受到太平天國影響,稅金還有所下降。

    所以他是了頭:“上海陷入賊手錢,北關每月可解稅金六萬以供軍需!”

    這年頭,鹹豐年間的關稅收入遠遠沒有清末時期那麽多,清末時期關稅收入每年可達數千萬兩,但是太平天國時期的關稅收入每年隻有七八百萬兩而已。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這七百萬兩銀子裏頭有相當多一部分都是國內貿易、運輸所貢獻的,因為按照這年頭的收稅原則,中國商人從廣州運貨到上海,進港一樣得繳納海關稅。

    因此很多史料上記載的清末進出口貿易總額都是不準確的,其中包含了國內各港口城市之間的海上貿易。

    “如今不管是洋商還是華商均不遠繳納稅金,走私如此猖獗,國朝為此損失稅金每年至少千萬兩以上!”許乃釗一邊著一邊歎氣。

    泱泱中華大國的每年關稅收入隻有幾百萬兩,五大通商港口,每年出口數不盡的生絲茶葉瓷器,而中國目前主要海關之一江海關每年隻能收個百來萬兩銀子稅金,這出去許乃釗自己都覺得難以相信。

    但這就是事實,至於為什麽?兩個字:走私!

    晚清時期走私猖獗到讓人咂舌的地步,不管洋商還是國內商人,為了避免繳納關稅而冒險走私的多不勝數。

    如此也就導致晚清時期的關稅收入是遠遠低於應收標準的。

    林哲也是頭道:“如果能夠嚴禁沿海走私,那麽征收的海關稅金至少可以翻幾倍以上。”

    林氏家族就是從事進出口貿易,雖然林氏家族自己不跑船走私,但是和他們合作的信德洋行卻是經常走私。

    比如目前餘勝軍使用的這些米尼步槍,其改裝前的褐貝斯步槍就是走私進口的。避稅是一方麵,不過避免英美領事以及上海官府找麻煩也是主要原因。

    又比如上個月信德洋行的船隻返航歐洲,裝載了大約兩千包生絲,茶葉八千箱,一分錢稅都沒繳,直接偷偷離港了。

    僅僅是身邊就可以發現如此大規模的走私,由此可見,晚清時期的走私有多麽猖獗。

    但是要嚴控走私卻是不可能的事,為什麽?因為這還涉及到了**走私。

    第一次**戰爭後,雖然讓中國被迫打開了國門,帶來一係列的負麵影響,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哪怕是英國人為**發動了一次戰爭,但依舊沒能讓**貿易合法化。

    戰後的**貿易,從官方法律來依舊是違法的,那些洋商要想進行**貿易,依舊得偷偷摸摸的進行走私。

    但是由於各國,尤其是英國人的公開支持,這就使得各國洋行進行**走私非常猖獗,而清廷不是不知道洋人還在進行**走私貿易,但是他們已經沒有膽子去管了,哪怕眼前有著走私**的船隻從眼前開過,那些海關的官員們也是寧願閉上自己的眼睛的。

    怡和洋行目前每年至少走私**上萬箱,價值五六百萬銀子,而整個上海地區的洋行每年走私**至少三萬箱以上,這個數字還是江海關那邊知道的,也就是這些**走私船是光明正大進港,至於那些暗地裏的**走私就更多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