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百二十四章 這是抄襲!(1/3)

作者:雨天下雨字數:8280更新時間:2021-04-22 17:14:48

    盡管已經開港十餘年,但是上海的發展一直都是嚴重依賴轉口貿易,在林哲創辦商貿區並大力扶持工業發展之前,上海縣城以及租界等地雖然有少數國人以及洋人開辦的工廠,但是都是規模極小,隻能說是手工作坊,根本說不上工廠。

    這種情況同樣存在於造船業上,上海以及周邊地區雖然有著不少造船廠,但都是技術能力非常落後,隻能造一些小噸位的木殼帆船。

    商貿區開辦後,得益於商貿區獨立自主的行政權力,以及林哲對工商業的大力扶持,使得眾多洋商以及華商在商貿區內相繼開設工廠,其中就有一家造船廠,中文名為虹口造船廠。

    不過該廠的原主人原本一個美國商人,由於在建廠期間由於資金連破裂導致破產,不得不出售這座還在建設當中的造船廠償還債務。

    而林哲去年得知後當即給潘立宣去了指示,讓林氏商行籌集資金收購該廠。

    林哲自從去年入主上海後,就是籌辦了水師營,可見其組建海軍的心思是非常濃厚的,而要組建海軍就有戰艦。

    戰艦這東西一直靠外購也不是個事,麻煩難買到手不說,而且還往往買不到好貨。

    曆史上的清廷第一次嚐試組建海軍的時候,就是被人坑了至少上百萬兩銀子,最後毛都沒得到,這就是阿思本艦隊事件了。

    現在英法都醞釀著和清廷開戰了,林哲就算是洋人關係好,但是頂多也隻能購入槍炮之類的武器,至於那些龐大的專業戰艦人家就不會那麽容易賣給你了。

    如果隻是想要購入風帆船,或者是蒸汽明輪商船,然後再改裝作為戰艦問題是不大,但關鍵是這些商船改裝未來的戰艦頂多就是武裝商船,不管是性價比還是戰鬥力距離專業戰艦都有著極大的差距。

    從零開始發展海軍,盡管購買外國的先進戰艦解決有無是必須的,但是自行發展造船工業同樣也是必須的。

    必須外購和自造,兩條腿同時走路!

    所以林哲才會讓林氏商行籌集資金購入該造船廠。

    不過那可是一座采用諸多機器設備的近代化造船廠,雖然規模小還沒建成但是收購金額也是高達數萬兩以上。

    更重要的是要徹底建成,還得後續再投入至少兩三萬兩銀子以上,這林林總總加起來至少也得五萬兩以上。

    林氏商行雖然在商貿區的諸多華商當中實力算得上中上遊,但實際上由於大舉投資機器繅絲廠,又是按照林哲的指示被迫投資林德機械廠,已經造成了林氏商行資金鏈極為緊張。

    勉強找了兩家關係較好的華商一起集資了兩萬兩收購了虹口造船廠後,後續的續建資金卻是怎麽也湊不出來了。

    而此時,林哲不得不給林氏商行找來了餘勝軍這個大金主!

    說起在商貿區裏誰才是真正的大金主,毫無疑問肯定是餘勝軍!

    盡管餘勝軍是一支軍隊,但是卻是擁有數千畝商貿區的土地,這些土地的價值幾乎是不可估量的,同時餘勝軍每個月還能夠從江海關、商貿區衙門裏獲得十萬兩以上的軍費,手中的資金可謂是非常充足的。

    為了扶持林德機器廠,餘勝軍就是砸下去了十萬兩銀子,這一次林哲發話後,餘勝軍再一次采用了采購預付金的方式向虹口造船廠給予資金扶持。

    當餘勝軍的軍械局拔給了三萬兩銀子所謂的‘造艦預付金’後,虹口造船廠才得以繼續購入大量造船設備,並持續對造船廠進行施工,並與1854年末完工。

    完工後,虹口造船廠正式被林哲更名為‘上海造船廠’,開始接受維修、建造各式船隻,由於采用先進的機器上設備,不僅僅可以建造風帆戰艦,同時也可以建造蒸汽船隻。

    投產後,該廠已經先後建造了三艘三百噸以下的明輪蒸汽船。

    並且在1855年初對餘勝軍水師營的那艘四百噸風帆戰艦鎮紹號進行了蒸汽動力改裝工程,為鎮紹號加裝了蒸汽動力,以明輪驅動。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