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百五十一章 教育和水利發展(1/3)

作者:雨天下雨字數:6912更新時間:2021-04-22 17:17:59

    1861年的時候,教育部一口氣向英國和法國派遣了高達一百多名的官費留學生,為了讓這一批留學生出國留學,教育部至少需要花費數十萬之多。

    同時,由於帝國興起了新式教育的風潮,帝國各行各業,尤其是從政的話對新式人才的需求量極大,一些新式人才的升遷速度也是超快。

    比如去年開始陸續回國的首批留學生,他們除了部分專業的理工人才進入帝國大學,江南大學等任教並且擔任重要的科研研究外,很多學生都是進入政府部門工作,而且起點非常高,一般都是直接進入內閣各部或者宮務廳秘書處等的中央機構任職,最次也是一個科長。

    甚至有一個地質專業的學生,直接進入了工商部礦物司擔任擔任煤炭處副處長一職。

    學成回國後就能夠身居高位,這對於國內的無數學子而言具有極大的吸引力!

    雖然帝國已經進行新式教育改革數年,目前已經完全廢除舊時科舉,改革為特有的國家雇員考試。

    但是對於學子們來說,求學的本質依舊沒有發生變化,那就是當官!

    中國數千年來形成的官本位傳統並不是那麽輕易改變的,甚至這種官本位製度也是帝國推行新式教育製度的一大助力。

    那些年輕學子們為什麽能夠快速接受各類新式學科,從埋首經學直接到轉眼各類新式學科,不就是因為帝國的國家雇員考試裏的內容發生了變化嗎。

    他們要想考上去當官,就得學習這些新式學科!

    如今人們發現去去留學學成回國後能夠快速步入仕途,於是乎就是掀起了一場小小的自費留學浪潮!

    雖然帝國每年都會派遣大量留學生到歐洲留學,主要是去英國和法國為主。

    但是官費留學的名額非常寶貴,有著太多人競爭!

    但是自費留學就不一樣了,自費留學的話隻要有膽子去萬裏之外,同時家庭經濟比較富裕能夠負擔得起留學費用的話,那麽就能夠自費留學。

    因此這兩年開始,很多富裕家庭的學子們由於競爭不到官費留學的名額,逐漸開始自費留學。

    針對這些自費留學的學生,外務部也是會給予極大的幫助,積極幫他們聯絡留學的學校,解決一些生活問題,當然了,錢得你自己出,外務部隻是發揮一些中介的作用而已。

    不過受限於留學費用的高昂,留學生到英國留學四年的話,大約需要總額三千英鎊的花銷,如此高昂的費用是普通家庭很難承擔的。

    哪怕是一些富商、大地主家庭,也很難說拿出一萬多圓來讓家中的子弟去留,因此目而言,自費留學的群體主要是富豪家庭裏的子弟,同時也不是說所有有錢人都會讓子弟去留學的,有膽量去萬裏之外留學的人畢竟還是少數。

    所以到1860年的時候,有十三名學子通過外務部的途徑自費留學。

    到了1861年的時候,這個數字直接番了一倍,有二十多名學子通過外務部的途徑自費到英國、法國以及普魯士留學。

    雖然目前自費留學的人還不多,遠遠比不上官費留學生的數字,但也總算是從無到有,有一個算一個,總比沒有好。

    要知道這個時代的帝國對於高水平的人才需求量極大,工商行業需要大量的行政管理以及技術人才,而官方也是需要大量精英人才充實官場。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