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五百八十二章 新艦招標(1/3)

作者:雨天下雨字數:7740更新時間:2021-04-22 17:19:12

    不管外部如何變化,有什麽威脅或者去爭奪什麽利益,最重要的一條就是:打鐵還需自身硬,帝國如果實力不夠,根本就談不上和俄國,英國爭奪什麽利益。

    因此,不管什麽時候,帝國自身的發展始終是帝國的頭等要務。

    這從帝國的財政預算分配就可以看得出來,這兩年雖然帝國進行了不少戰爭,但是軍費始終沒能夠獲得大幅度的增長,甚至在總體比例上還呈現持續下降的模式。

    這兩年,帝國的軍費都是保持在百分之二十七左右的規模,哪怕是海軍要提出建造萬噸巨艦,也能夠讓軍費的比例跨過百分之三十這個關卡。

    如此也就說明,帝國始終把主要的資源都投入到了內政建設中。

    別看這幾年帝國對外的動作頻繁,但實際上帝國一直都沒有大部分的力量投入到對外戰爭中,而這也不是帝國的特例,美國,法國和普魯士都是如此。

    美國結束內戰後,也就是在夏威夷那邊和帝國打了一場,但是美國很快就是把所有的力量都投入到了內部建設中來,並加速了太平洋鐵路的施工。

    法國在五六十年代也是對外戰爭非常頻繁,從克裏米亞戰爭,再到法意奧戰爭,越南戰爭、現在的法國人還在美洲和墨西哥人打著呢。

    然而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法國人的主要精力依舊是放在了工業革命裏,二十年代和六十年代,法國的工業總產值增加了兩倍,其具有代表性的煤炭產量,增加了十倍,鐵產量增加了三倍多,原鋼產量增加了九倍之多,鐵路裏程從一千多公裏增加到一萬五千多公裏。

    如此也可以看出,在這二三十年裏,工業革命才是主旋律,各國之間的戰爭雖然頻繁,但是並沒有影響到各國的工業發展。

    帝國的整體情況和法國、普魯士是非常類似的,雖然進行改革的時間要晚一些,但是在林哲的全力推動下,全國上下都是進行全麵的改革,這種改革包括教育、工業、商業為主,至於政治改革,這倒是算不上,因為帝國的政治製度本來就是全新建立的,直接打破了前清的模式,所以談不上改革。

    這些改革,最後都有一個同樣的目標,那就是實現工業革命!

    而是否實現了工業革命,這其實是一個沒有具體標準的說法,但是在各方麵的主要工業數據至少要能夠追上現在的主流工業國家。

    和英國就不要比了,這個年代的英國太變態,和它是屬於找虐,如果以其他國家相比的話,歐洲的西班牙、葡萄牙,荷蘭,比利時等國家不是已經沒落就是國家本來就太小,並不具備完成工業化,建設完整的工業體係,他們在當代已經不能算是一流列強,甚至二流都擠不進去,隻能淪為三流。

    意大利、奧地利、俄國這三個國家都各自有所缺陷,部分數據上雖然不錯,但是都有著比較明顯的短板,不過依舊是當代比較強悍的第二梯隊的強國。

    而美國則是發展太晚,內戰之前還是一個奴隸製國家呢,如今內戰之後美國雖然埋頭發展,但是至少也需要十幾年來沉澱,因此也不太好拿出來比較。

    這個時代,比較典型的工業國家除了英國外,其實隻有兩個,那就是法國和普魯士。

    這兩個國家都是相繼在1870年前完成工業革命,各方麵發展比較均衡,人口數量以及工業水平都比較高,沒有存在一些明顯的短板。

    那麽這兩個國家到了1870年後,他們的主要工業數據是什麽樣的呢?

    鐵路裏程上麵,法國人擁有一萬五千多公裏,德國人要更多一些,達到了一萬八千多公裏。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