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六百七十四章 圍殲俄軍(2/4)

作者:雨天下雨字數:8592更新時間:2021-04-22 17:20:08

    要想順利打通貝爾加湖南岸那道隻有一百公裏寬度的通道,從而增援圖恰克甚至尼布楚,其難度是可想而知的。

    這種情況下,也就導致了俄羅斯的上層極大的恐慌,據正在巴爾幹前線親自率軍作戰的沙皇都已經是暴跳如雷,一方麵是發電報嚴令西伯利亞的俄軍守住,另外一方麵是籌集其他方向可以籌集的兵力增援。

    同時,由於俄羅斯已經是事實上陷入了兩線的大規模作戰,饒是俄羅斯乃是歐洲壓路機,但是也是難以承擔這種龐大的壓力啊。

    為了獲得的緩衝時間,更是為了避免貝爾加湖以東地區的四萬俄軍陷入被包圍殲滅的危險,俄羅斯的高層是給了維克托拉命令,要求他立即展開對中華帝國的外交談判,就算無法讓中國人退兵,但是最少也要拖延中國人的進攻步伐,給俄羅斯爭取緩衝時間。

    俄羅斯高層方麵已經明確表態,偉大的俄羅斯帝國已經開始進行全國範圍的動員,大量的農奴和工人正在被強行征召,用以組建新部隊,不用多久更多的灰色牲口就能夠拿上槍支奔赴戰場,為雙頭鷹的榮耀而戰。

    可惜這些都是需要時間的!

    而俄羅斯現在缺少的就是這些時間,別說半年,三個月了,按照西伯利亞那邊的狀況,估計一個月都支撐不了。

    和俄土戰爭那邊打的不溫不火,還帶有濃厚的普法戰爭痕跡不同,中華軍在西伯利亞方向發起的進攻,其作戰模式和火力之猛烈,讓很多長期和中華軍有著作戰將領的俄軍將領都是非常的不適應。

    要說俄軍的對華作戰經驗,尤其是駐紮中亞和西伯利亞方向的俄軍那是非常的豐富的,因為這兩家都相互敵對二十年了,大大小小的戰役打了無數次,盡管大部分都是一些幾十人,幾百人的小規模戰鬥,但是也足以讓俄軍摸清楚中華軍的基本情況了。

    對於中華軍裝備的大量鋼製後裝線膛炮和1872年型北方步槍,俄羅斯並不陌生,比如說後裝火炮,自從普法戰爭後,不僅僅是中華帝國緊跟德國普法,開始大規模裝備後裝火炮,其他國家同樣也沒沒有閑著。

    俄軍目前同樣也裝備了大量的後裝火炮。

    連發步槍的話,由於帝國的1872年型北方步槍的服役,開始幾年還處於軍事保密狀態,但是到了1875年後,這種步槍就是被各國所獲知,各國又是掀起了一陣連發步槍的研發。

    俄羅斯人自己也是正在在伯丹步二型的基礎上研發連發步槍,不過一款新型步槍的研發到定型,所需要的時間可不是一年兩年的事。

    別以為步槍看上去很簡單,價格也不高,但是一款能夠被軍隊大量裝備,成為製式武器的步槍,其研發曆程往往是需要非常漫長的時間。

    就算是完成了設計,後續也需要大量的時間進行試驗,測試等。

    比如說各國在帝國服役1864年型林德步槍後,基本上在1865年左右就是開始對金屬子彈的後裝線膛步槍進行研發,英國人最先是現有的1859年型恩菲爾德步槍進行改裝,並在1868年左右開始服役,而後在1870年的時候又服役了馬蒂尼-亨利步槍。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