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461章困龍(1/3)

作者:兵魂字數:9730更新時間:2019-03-12 19:43:12

    根據羅達訴,這一戰,燕軍幾乎全部奪取趙充國十萬部隊糧草軍械,起初,梁軍臨時征收的財富,亦全落入燕軍之手。

    龐大糧草物資,軍械裝備,足以供應十萬人部隊消耗月餘。

    然而,郭昌城大戰不久,投降的梁軍與梁國子民未必歸心,是故,黎明時,林楓已經命令林石率領部隊轉移糧草,軍械。

    同時,林楓鄭重其事對著諸將道:“燕軍不得滋擾城中百姓,這些降兵,肯留下為燕國效力,皆為燕國子民,大軍離去,依舊由他們駐防郭昌城,倘若不肯投降,全部化為百姓登記姓名、貫籍入冊,以良民對待。”

    曹阿蠻、羅達微微點頭,心中對林楓觀點非常讚同,這也是,他們肯心甘情願忠於林楓,死心塌地為燕國征戰的原因之一。

    按照燕國律令,燕軍所過之處,向來遵守對百姓秋毫不犯的原則,即使曾經為敵人,也不會采取其他準則,這也是燕軍在征戰中,容易獲得各國百姓支持的原因。

    特別當前處於諸侯國混戰年來,各郡經常易手,許多時候百姓苦不堪言,被殺,被搶,被糟蹋,然燕國士卒素有口碑,特別燕國新政時,朝堂頒布法令,道燕軍所占之地,皆為燕國領土,凡犯燕國者死,殺燕國子民者死。

    當初,這句話幾乎傳遍諸侯國,不但燕國子民外出經商,遊學,在諸侯國中地位大大提升,連許多諸侯國子民,也羨慕燕國肯為子民征戰的氣魄。

    或許,有人會覺得燕軍故意誇大言語,實則根本不會為子民征戰,然而,燕國確實做到了,至少北方東胡再也不敢肆意南下。

    是故,燕國號召諸侯國文人前往燕國時,當燕國曾經在諸侯國征兵時,那場麵簡直趨之若鶩,足以證明燕國對諸侯國百姓的吸引力,更重要,燕國賦稅在諸侯國中極少,連年征戰,全靠燕軍攻城略地收獲,對百姓影響不大,完全不像其他諸侯國窮兵黷武,連年征戰,無端增加百姓負擔。

    中午,林楓召集投降燕國的梁軍,義正嚴詞給對方進行演講,其意也不過是場鬥誌昂揚,鼓舞人心的勸告罷了,旨在燕軍離開後,由這些降將降兵為燕國效力。

    當時來看,似乎效果不錯,是故,林楓稍稍放心,留下部分存糧後,大部分武器裝備、糧草輜重,被送往睢陽城。

    在他看來,但凡梁國降兵肯為燕國效力,乃燕國榮幸,至少有諸侯國已經訓練成功的部隊,無需燕國繼續花費錢糧訓練,同時,也不必在燕國征兵,自然不會減少燕國百姓傷亡,從而,減少燕國內部動蕩。

    何況,燕國部隊來源成分極其複雜,也沒有影響燕國部隊戰鬥力,同時,燕軍占領梁地,刀鋒戰士乃燕軍精銳,自是不可能留下來諸侯郭昌城,而由梁國部隊治理梁國百姓,既不會與百信產生摩擦,又不會影響刀鋒戰士,簡直,一舉兩得。

    清晨,前往臨漳郡官道上,一支稀稀拉拉,神態極其狼狽的軍隊,無精打采前行著,這支部隊,上至將領,下至勁卒,皆衣衫襤褸,麵色憔悴,身上帶著傷勢,好像,一支乞討隊伍,在清晨,柔和陽光中徐徐前行。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