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48 壞了(3/3)

作者:小二園字數:7512更新時間:2021-04-24 07:43:32

    對“友“尚且如此,更何況敵乎?對敵人、對手就更不能抱不切實際的幻想,更不能存僥幸心理了。淞滬會戰蔣介石之所以在對日指揮上處處被動,死抱住“以戰求和“思想不放是一個根本原因。之所以產生如此重大的認識偏差,根本原因是對日本軍閥的野心之狂、胃口之大認識不足。實際上,日本不僅早已不把南京政府當作親善對象,而且是要吞並全中國。不僅要吞並全中國,還要從英、美手中奪占亞洲和太平洋地區,胃口大得驚人,野心膨脹到超乎想像的地步。

    正因為對日本野心缺乏足夠的認識,因而才發生了日本定下了攻占南京,沿長江把中國攔腰斬斷的戰略規劃之後,蔣介石仍試圖用一次戰役反擊來迫使日本講和的可笑事情,甚至直到日軍已在杭州灣登陸,還作出是一股小分隊、不超過1個半旅團這種可笑的判斷。種種政治上的、軍事上的一廂情願,其根源蓋出於對日本帝國主義對華野心的幻想。經驗證明對自己的主要對手和敵人,必須丟掉幻想,準備鬥爭。敵人總是得寸進尺的實力主義者,隻有丟掉幻想,思路才能打開,思想才能解放,也才能取得戰爭的主動權。

    在沒有製海權和製空權的條件下,把70餘萬大軍投人這樣一個地域狹窄、水網密布、沼澤遍地的半島地區隻能是被動挨打,沒有迥旋餘地,正好適應了日本軍國主義速戰速決、聚而殲之的戰略計劃。淞滬戰場地勢平坦,無險可守,地麵工事構築不易,給防禦作戰增加了難度。在這種條件下,中國數十萬大軍,既未作縱深梯次配置,又未實施戰役機動,加之一線部隊過分靠近海岸及江岸,長時期遭受日軍艦炮襲擊,徒然增加了兵員傷亡。8月23日以後,中國各部隊即被日軍緊緊咬住無法脫身,往往為一城一地之得失,浴血相拚,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受到極大限製,無力改變戰場局勢。僅有的一次主動進擊,還因組織指揮不力而失利,此後再未能有任何轉機。

    而在整個會戰中,蔣介石采取逐次添油的戰術,隻有戰役戰鬥的反擊而沒有戰略上的進攻,戰鬥多采取短促突擊的方式進行,如此呆板的戰略戰術指導,中國軍隊怎麽能不處處被動,處處受製於人呢?而失去了主動權的消極防禦的軍隊,又怎麽能不失敗呢?中國軍隊在戰役戰鬥中的某些主動終究彌補不了蔣介石在戰略指導上的消極被動,因而必然導致失敗。

    在淞滬會戰長達3個月之久的期間,竟然沒有派少量部隊,或是參謀督導人員,認真實際地檢視長江三角洲的國防工事,進行作戰之前必要的整理與準備,以及整體防禦的規劃。結果等到中國軍隊從上海地區潰退到防線之後,才發現無法順利地進入陣地應戰,也沒有任何的支援與接應,部隊根本無法使用這些國防線作戰,結果幾百萬元投資的所謂“東方馬其諾“防線,變成了紙糊的防線,被日軍不費吹灰之力突破了。上海失守,南京遭殃,國門就這樣門戶大開.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