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24章 膽大包天(1/2)

作者:tx程誌字數:5174更新時間:2021-01-17 22:23:57

    雖然說占城稻便宜,新安商人卻沒有因而暴富,主要是因為其實東晉並不缺糧。五胡亂華形成的原因不是像明末一樣,由於小冰河氣候,北方天氣嚴寒,北方的胡族在漠北生活不下去,所以南下侵略。

    五胡亂華各種原因主要還是因為晉武帝司馬炎,自廢武功,揮刀自宮,把軍隊大都裁撤了。統一天下之後,司馬炎下詔:“悉去州郡兵,大郡置武吏百人,小郡五十人”。這樣規模的軍隊別說防止叛亂了,連盜賊都無法緝拿。特別是一個隻有區區三千落(戶)的鮮卑禿發部,因與涼州羌部發生爭端,隨即引起一場叛亂。此叛亂長久九年才平定,讓諸胡看到了晉朝虛弱的本質。

    後來西晉八王之亂,諸王混戰十數年,把晉國最後的元氣耗盡了。諸胡起來造反。這是一場人禍並非天災。北方糧食價雖然普通虛高,主要是受戰爭影響,百姓無法進行糧食生產。當然在東晉、特別是江南地區,除非遇到天災,否則根本就不會出現米斛萬錢的奇葩價格。真正缺少糧食的也就是鬼蜮這個地方。但是鬼蜮缺乏糧食卻是人為造成的,如果江淮平原的肥沃,養活千萬人口絕對沒有問題。但是大量沃土荒蕪,鬼蜮棄民過著朝不保夕的日子,不得不讓人唏噓。

    俞變接著道:“你們要武裝一支軍隊護衛鹽礦,鎧甲自然是少不了吧?劄甲六千錢一套,要不要?”

    “要!”陸永華幾乎毫不思索,直接回答的。自然知道一套鎧甲可以讓士兵在戰場存活的機率增加數倍。全副武裝的軍隊麵對無甲胄的亂民,幾乎可以用屠戮來形容。

    俞變又道:“你們也需要弓箭和弩機吧?一石(一百二十斤拉力)良弓箭六百錢一張,弩機貴點,三石腳張弩一萬二,八牛床子弩八萬錢一具。要不要?”

    陸永華對此這些武器裝備沒有半點免疫力,直接連還價的程序給免了,幾乎是機械式的點頭。經過短暫的交淡,陸永華與新安商盟談成了一筆天價交易。陸永華不僅僅把還沒有到手的六萬金花得一文不剩,同時還欠下了新安商盟兩萬七千金的巨債。

    要說新安商人還真夠精明,六萬金巨款甚至連金庫都沒有出又返回了自己手中。不僅拿到了十萬石精鹽的銷售權,同時也把積壓的貨物處理了。陸永華采購的東西非常多,有五千匹細麻布,七千匹布帛,還以每斤百錢的價格購買了十二萬斤鋼鐵。

    要說新安商人可以經營糧食布帛並不稀奇,可是居然可以插足大規模武器裝備的銷售,就不得不讓人唏噓側目了。這主要是駐淮陰的東晉北中郎將、都督徐兗青幽揚州之晉陵諸軍事、領徐、兗二州刺史,假節郗曇了。郗曇是東晉前太尉郗鑒之子,著名大書法家王右軍王羲之的妻弟。同時他還是王獻之的第一任嶽父(後其女郗道茂與王獻之感情深厚,但新安公主(司馬道福,桓濟妻)上王獻之,而被迫離婚,王獻之為了避娶公主,就灸足致殘,憂鬱而終時年四十三歲。郗道茂與王獻之離婚後同憂鬱而死,堪稱苦命鴛鴦。)

    話題扯得有點遠了。郗曇此人好財,而且膽大包天,有才無能。就沒有郗曇不敢做的事情,他上任北中郎將以來,為了弄錢就開始倒賣軍資,剛剛開始隻是軍糧和食鹽,布匹(注古代軍隊不發成衣,隻發成匹的布,讓將士自己做衣服)後來變本加利,連弩、弓、甲胄、刀槍、劍、斧、盾就沒有他不敢賣的東西。

    新安商人是他的銷贓下線,所以激情深厚。

    站在方艄船頭,陸永華道:“前方十裏在北岸停靠,向北七十餘裏就可以抵達野狼穀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